讲好故宫文物故事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大湾观察】
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核心区,一座状似方鼎的巨型建筑物巍然耸立,大气的金色外观熠熠生辉。这是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合作建立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是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个合作项目。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后,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国宝文物将“动身”前往南国新家,与七百多万香港居民以及每年约两千万往来香港的国内外游客见面,让更多人通过故宫的展品,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在香港建造一座故宫文化博物馆有何重要意义?博物馆建设目前进展如何?明年的开幕展有何看点?记者就此专访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
记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项目启动以来就备受关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历程,以及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意义。
吴志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重点文化项目,博物馆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对话为目的,在筹建过程中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于2017年6月底,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正式启动。四年多以来,工程和筹建团队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推进兴建工作,建筑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展厅布展工作亦将随即展开,争取明年四月完工,以配合故宫博物院九百件文物运抵香港,顺利开展展品入柜相关工作。新馆预计在明年7月初对外开放,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守护故宫传统、弘扬故宫文化为职志,以新思维、新眼光向世界传播故宫文化,讲好故宫文物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记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后,有哪些主要看点?未来在陈展上有何规划设计?
吴志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设置九个展厅,开幕展的主题已确定。其中五个展厅展出故宫的建筑、艺术收藏(包括书画、陶瓷和器物)、明清中外文化交流、宫廷生活和文化,以及故宫的文化传承工作。此外,还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及香港其他博物馆收藏的古代艺术珍藏专题展,以及一个多媒体专题展,展出香港青年艺术家回应故宫文物的创作。另外两个开幕特展为马文化艺术和晋唐宋元书画特展。之后的特展将涵盖世界文明和中外文化艺术,包括来自列支敦士登、意大利、法国、土耳其等国家的珍贵艺术文物。这也是贯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致力促进世界文明对话的定位的具体举措。
记者: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故宫博物院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请您谈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故宫博物院给予了何种支持?未来还将进行哪些合作?
吴志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筹建的项目,故宫博物院将为新馆提供院藏文物以作展出,并在建馆过程中提供学术和专业的意见和协助。过去两年,北京和香港研究和策展团队亲密合作,全力做好开幕展的筹备工作。开馆后,故宫博物院将继续支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营运,并在展览、研究、出版、教育、文创和国际交流各个领域进行紧密合作,携手在不同的国际平台,弘扬故宫文化。
记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新建的重点文化项目,承载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怎样发挥好这些功能作用?
吴志华:共建粤港澳人文湾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内,可提高湾区人民的精神文明与文化生活的质素;对外,可以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成就,进一步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香港其他文化机构一起积极融入大湾区文化发展,与湾区内其他博物馆加强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此外,我们将支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吸引更多内地与外国的游客到馆内参观,为湾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将致力于促进文化和经济领域协同发展,实现国内与国际的双循环。
记者:在“时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国建造系列采访活动中,您曾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助力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亦增强香港市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能否请您具体阐述一下?
吴志华:香港回归以来,在国家的支持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下,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代艺术的创新,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外文化领域的频繁交往,使香港成为国际文化大都会。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展示了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文化领域中的重要性,将向世界传播故宫文化、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和价值。今年年初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更清楚地确立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和责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努力支持特区政府在未来五年以具体工作落实这一目标。同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亦会积极在香港社区层面,推进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教育工作,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和学生,为其提供生动有趣的文物研习活动,从中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 张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