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文艺评论如何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
发布时间:2021-09-08 09:55 | 来源:文汇报


新技术、新媒体语境中的评论话语既需要我们的核心观点与价值引领,又考验我们是否能将这些观点与价值化作新媒体的话语形态,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

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指出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当《指导意见》对平台建设的指导具体详细时,蕴含着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我们文艺评论的形态需要足够丰富多样,不能落后于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

对文艺评论如何不落后于时代、加强有效性等问题,文艺评论界自己也有认识。但是,当这些问题的讨论仅仅限于评论界自身的时候,它的深入程度与及物性就显得不够。

新世纪以来,许多新的文艺业态如网络文艺、短视频、微电影、电脑艺术、新街头艺术等等,都是人民群众在新环境中为了表达新生活而创造的新文艺。评论也是如此,有文艺创作,就会有文艺受众,有文艺受众,就会有审美鉴赏与评价,这审美鉴赏与评价就是文艺评论,不管它们是以什么形态、由谁、在哪儿发生,它都是文艺受众对文艺创作的意见与评判,都有它发生的理由与标准。法国批评家蒂博代在《六说文学批评》中说,文学评论首先存在于读者阅读后的讨论中,他转引法国另一个批评家圣伯夫的话说:“巴黎真正的批评是在谈话中进行的。”蒂博代接着补充论述道,这种自发的批评还“存在于语言的代用品,诸如通信、日记和私人手记之中”。这种自发的批评不但在空间上分布广泛,而且在时间上体现出它的即时性,显然这是一种“每日评论”。只要艺术欣赏天天在进行,那么,批评就必然是每天如影随形的。当下的文艺受众有着较高的教育程度,而新技术新媒体又为人们的艺术审美、接受反应提供了如此广阔、多样而又迅捷的空间,那么欣赏者的自发评论由“每天评论”可以改为“每时评论”。所以,批评既是一种专业的艺术鉴赏,也是一种艺术接受后的自发的反应行为,后者可以、也一直与现代学术规范规训后的文艺评论共存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在茶馆里、饭桌上、地铁和写字楼里听到“文艺评论”。在当下的生活空间里,到处有休闲书刊、动漫游戏、电视剧、电影频道和流行音乐,文艺场所越来越多,尤其是移动终端使文艺接受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常有畅销、热映、热播的文艺作品,这些都是民众们谈论的对象。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是朴素、直接、偶然和经验化、口语化与片段化的文艺评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出现,又随时可以中断的语言现象。谈论某部网络小说,讨论热播电视剧中人物的命运,议论某一场音乐会,批评自己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街头雕塑等等,所有这些,一方面是在进行艺术问题的交流,一方面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可能会说,这种交流并没有多少艺术批评理论的含量,也不一定达成美学上的共识,但是,文艺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具备如此广泛的传播能力、覆盖面与渗透性,而关于文艺的讨论也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如此普及,成为一种公共交流。我们的文艺评论家们难道不应该对此予以关注吗?正是在这些谈论中,社会的风尚、时代的趣味与受众的需求非常及时、鲜活而丰富地呈现了出来。

其实,自发的文艺评论不仅存在于这种口头形态,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时代,它们同时在各种网络平台中得到呈现和传播。加上越来越丰富的文艺生活,文艺的评价方式在走向多样化,比如各级各类的评奖,文艺作品的排行榜,视频中的弹幕,读书频道和读书会,还有微信、微博,跟帖、留言等等,这些都应该纳入到文艺评论之中,而且是很接地气的文艺评论。

在融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应该与时俱进,就是要“破圈”,从文章与论著本位中走出来,从行业报刊与传统传媒中走出来,从学院的学术体制中走出来,从精英与专家的职业中走出来,从理论与学术话语体系中走出来。《意见》说“要推动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互动的前提就是承认和认识“大众评论”的存在,同时专业的评论家与专业评论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具有更多的评论形态与评论笔墨,走进新媒体,充分利用新技术环境中媒体传播形式多样、速度快、更新频率高与受众广的特点和优势,使自己的声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产生更大的影响,起到更实在的效果。

这种走进新媒体不是将自己传统的评论成果原样转贴,而是要适应新媒体进行评论话语的转化。我们不能设想将原先长篇大论的评论转贴到抖音、快手上,我们也不能设想在电视以及许多互动平台上去朗读自己的学术论文。这些新平台为什么是那样的运行方式?为什么是那样的速度与长度设计?这都是建立在反复实践基础上的,是经过接受心理学与传播学检验后的设计构架,在这样的构架中,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话语形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展开真正的互动,这种互动一定是建立在内容与话题的基础上。这些话题如何产生?它需要怎样的调研?什么是一个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话题产生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又如何面对大众评论的观点、疑问与辩驳?新技术、新媒体语境中的评论话语既需要我们的核心观点与价值引领,又考验我们是否能将这些观点与价值化作新媒体的话语形态,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

只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只有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无处不在的文艺谈论,只有将新媒体中每时都在发生的大众评论看成是当今文艺评论的发生状态,我们才能打通文艺评论走进生活、走向民众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在本质上将“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落到实处。与文艺创作一样,文艺评论也要深入生活,也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艺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这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是什么?标准又在哪里?我们如何将人民群众的审美与鉴赏标准作为我们进行文艺评论的准绳和尺度?如何为人民的审美代言?这都要我们走进生活,走进群众,走进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社会文艺生活中去,倾听人民的声音,参与大众评论,于其中进行观察、提炼、精化。如此,不但能够发挥文艺评论的专业性,更好地“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而且能够汲取时代精神,感受文艺新变,吸取人民创造,从而推动文艺评论的创新,锻炼出新型的文艺评论人才。

这里不仅是讨论新媒体、新技术语境中文艺评论的形态问题,在本质上事关文艺评论的生存与发展,因为这最终与文艺评论的生态有关。当我们主张日常生活中的文艺谈论与文艺评论有相关性的时候,当我们将许多文艺评价,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大众评论看成是文艺评论的有生力量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主张文艺评论的多样性,是在呼吁文艺评论的良好生态。只有传统的与现代的、专业的与大众的、线上的与线下的、即时的与延时的、纸质的与多媒体的等等的共生,才能造就文艺评论的良好生态,共创新时代文艺评论的真正繁荣。(作者汪政,为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北京文物局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助… 曹县成就了汉服,还是汉服成就了曹… 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将启 赖声川:再… 数字赋能 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将… 北京出版集团携冬奥精品图书参展20… 持证上岗 能否管住艺人失德 千年飞天跨界“出圈” 国潮敦煌“… 北京发布10条长城旅游线路 培育文…
推荐文章
新华国际时评:中国与世界共享“服…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达成… 学习进行时|历次集中教育,习近平…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放开搞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我国市场主体数… 贵安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 市场监管总局: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查延长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