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7月22日电题:福建考古:钩沉海上丝路的“和合共生”
中新社记者林春茵
作为中国风靡世界的雅韵符号,瓷器代表了一种来自东方的风尚,而记者眼前这尊孔雀蓝釉陶瓶,却满溢异域风情之美:广腹小底,瓶腹一圈粗绳纹贴塑,孔雀蓝的釉色厚而晶莹。在福建博物院举行的“和合共生——海上丝绸之路的印记”文物展上,福州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陶瓶令人惊艳。
22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持续举行之际,福建举行多个考古博物展,全面呈现海上丝绸之路所传递的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之道。
福建博物院研究员范震向记者介绍说,此造型、胎釉、装饰工艺、其使用的蓝釉在中国出现得较晚,此前,中国没有出土过相类似文物,却与西亚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等地的伊斯兰式陶瓶相同,当地亦出土过相似度很高的器物。“福建的孔雀蓝釉陶瓶极有可能是通过海运从西亚流传来的,它进一步印证了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位”。
此次世遗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将二次冲刺。泉州市以“泉州申遗主题展览”“德化窑遗址展”等系列遗产现场展,花式迎接世遗。在德化县申遗办工作人员涂传定看来,在中国古代器物的造型、纹饰、色彩中,沉淀了许多来自异域的文化元素,它们隐没其中、浑然天成。“中国艺术不拘一格、海纳百川的态度,往往赋予器物新的神采”。
“通过这些展品可知,无论是深受阿拉伯地区青睐的青花瓷、还是皇家宫廷内的明清彩瓷,都显示出与当地文化的完美融合。”范震说,早在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以泉州港为代表的海外贸易便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态势,大量进口国内难得一见的海外商品;宋元时期泉州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是“东方第一大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
近年来,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段的水下考古取得不少重要的学术成果,对海丝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福建水下遗存亦丰富,仅登记在册的就有50处左右。包括,在福建平潭发现了装载五代越窑青瓷的沉船遗址;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遗址已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在福建连江、莆田、龙海、平潭、漳浦等海域发现的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沉船遗址。
如今,“碗礁一号出水文物展”正在福州市博物馆展出,荟萃200余件外销瓷至宝。青花开光人物纹高足盖杯、青花四开光戏曲人物图盖罐、青釉葫芦瓶……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说,“碗礁一号出水文物中外交融的审美显示,制瓷技术的传播,更将世界各地的审美相互交融,绽放出更多元的色彩。”
今年,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加挂“福建水下考古基地”“福建省文物鉴定中心”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基地”牌子。全国首个国家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也正加快推进。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楼建龙坦言,福建正多管齐下,发力水下考古。
谈及文物钩沉海上丝路的“和合共生”之道,范震认为这对今天中西文明互鉴仍有启迪:“海上丝绸之路”的舟楫,途经星罗棋布的各国港口,将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麻纸以及技术等远输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带回了香料、琉璃等诸多域外商品,异域文化的传入同样丰富了华夏文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