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小说《琵琶围》中所描写的,赣南乡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江西华屋村新景观。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这场惊天动地的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辉煌篇章,值得书写和关注。温燕霞的长篇小说《琵琶围》(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鲜明的人道情怀,扎根现实大地,聚焦扶贫现场,以沉稳、坚实的现实主义笔触,及时在场地立体呈现了脱贫攻坚的壮美画卷,荣获“2020中国好书”可谓实至名归。
《琵琶围》的脱贫攻坚故事,不是以“规模”见长,而是以“深度”取胜的。小说聚焦的是原中央苏区一个叫“琵琶围”的赣南乡村,叙写的是脱贫攻坚战中“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最后阶段故事,并从现实、历史和文化的不同维度,真实生动地描写了这场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小说中,省级扶持贫困村琵琶围孤悬深山,人多田少,资源匮乏,村民们生活极为困难,此前经过两年多的移民搬迁和精准扶贫,大多数住户已进行了易地搬迁,还剩十二户(其中九家贫困户)因各种原因仍滞留“围”中。有遭受事业和家庭多重打击而“脑子乱成了麻糕”的酒鬼石浩财,有被没文化、缺钱和偏见“三根麻绳”拴住的朱雪飞、朱雨飞姐妹,有被穷困、多病和失子折磨得“心如死灰”的石拐和许秀珍夫妇,有胆小被动、安贫认命的刘大有、赖秋香夫妇,还有遭受误解的五保户哑伯和丧失了劳动能力的红军亲属橘子婆等。
撼山易,撼人心难。《琵琶围》的重心不在叙述扶贫干部如何扶持贫困户进行物质生活上的脱贫,而在呈现他们如何融入乡村化解琵琶围人内心深处的“症结”。作者以“琵琶围”为题,显然有着深刻的象征寓意。作品从最初何劲华、金彩凤临危受命入“围”,通过因人施策、以心交心的细致耐心工作,到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旅游开发、产业脱贫和易地搬迁,帮助贫困户走出生活和心灵的“琵琶围”,这期间虽没有荡气回肠的传奇,却处处充盈着见微知著的感动。既有何劲华、金彩凤等扶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局的牺牲奉献,也有哑伯、橘子婆等老红军亲属几十年如一日为烈士守墓、为路人施茶的坚定执着;既有石浩财、朱雪飞等困难群众由顽固保守到积极主动的转型嬗变,也有赵峰、薛丁山等老知青重返故地回馈乡里的赤子情怀。正是因为党和政府的坚定决心、扶贫干部的久久为功和广大群众的众志成城,才有了新时代琵琶围人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
《琵琶围》不仅真实描写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而且在脱贫攻坚的书写中呈现了叙述的丰富性。正如小说开篇所言:“琵琶峰和琵琶围是一个极为独特的所在。”这个地处要隘的小山村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成为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既是赣南客家人的聚居之地,也是原中央苏区的革命旧址。小说一方面以何劲华、金彩凤等在琵琶围的扶贫攻坚过程为主线,另一方面又通过哑伯、橘子婆等老红军亲属的身世经历让叙述回溯到革命战争年代。作品既在向脱贫攻坚深处不断掘进时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也在对烽火岁月的回望中彰显出鲜明的历史理性。在现实层面,何劲华、金彩凤、杨明等为代表的扶贫干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服务人民,着力表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和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在历史维度,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过辉煌文化传统、历经艰难曲折的中国人民才能攻坚克难,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和“强起来”不断迈进。
《琵琶围》的扶贫故事不但在历史的回溯中走向深入,而且还在文化风习的徜徉中走向丰盈。作为赣南客家人的后裔,温燕霞不但以沉稳的叙述,表达了对现实和传统的敬意,而且还以温情的笔墨,努力开拓乡土文化的叙述空间。在作者笔下,具有浓郁乡土色彩的客家歌谣、灯彩小调、方言俚语和民间习俗穿插在扶贫攻坚的叙述中。这些独具魅力的客家风情,不但给坚实的扶贫故事带来了丰盈的诗意,而且拓展了叙述的空间。由此不难看出,温燕霞的《琵琶围》在坚实的生活大地、高远的历史天空和浓郁的文化风习中,立体呈现了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琵琶围》的脱贫攻坚书写与一般意义上的扶贫故事拉开了距离,而成为当下这一时代主题书写中难得的佳作。(李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