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锐评】
近日,演员不愿意扮丑的话题再次引起舆论热议。在某古装剧中,无论是被绑架还是被打入天牢,抑或是为爱人办丧事,女主角永远穿戴整洁,标志性的桃花妆“花容”不改,甚至连绑匪在她嘴里塞的防止喊叫的棉布都薄如纸片,不至于破坏唇妆;另一部热播剧中,女主角生孩子时仍能全程保持妆容精致,丝毫看不到产妇的大汗淋漓、虚弱无力;还有某些抗战剧里行军打仗的士兵,在枪林弹雨中也能始终保持发型丝毫不乱、衣着干净整洁……面对如此失真的呈现,观众纷纷给出差评,不只是一味标榜华丽唯美的服化道和过度依赖滤镜磨皮的摄影后期遭到吐槽,无论人物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妆发不动的演员也成为人们群嘲的对象。
其实,关于演员扮丑的话题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演员巩俐在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为了贴近所饰演的农村妇女角色,她在陕西农村体验生活,把自己晒黑,让头发变得粗糙毛躁,连村妇吃面时发出的声音都要模仿。通过一系列努力,她塑造的“秋菊”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在2008年上映的电影《立春》中,蒋雯丽为了饰演小县城的音乐老师王彩玲,增肥三十斤,戴着龅牙牙套,还化着一脸红斑。还有苗圃在《樱桃》中饰演的母亲、闫妮在《斗牛》中饰演的九儿等,演员们为了角色设定,不惧以丑示人,这种甘愿为艺术牺牲的职业精神赋予了角色真实鲜活的生命力。
然而,近几年愿意为角色扮丑的新生代演员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推崇颜值的粉丝经济盛行,是创作者惜“颜”如金的底层逻辑。一方面,如今不少演员都是“流量明星”起家,可能业务水平一般,演技苍白,台词薄弱,但都必须外形靓丽、颜值爆表。迷恋他们外表的粉丝群体才是他们立足娱乐圈的强大支撑。所以,他们关心粉丝反应多过作品质量和演技口碑。为了保持自己在粉丝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而不敢扮丑,哪怕会影响影视剧最终的呈现效果,也在所不惜。这一“畸形”的市场导向,让作品变成了粉丝们小范围的自娱自乐,使影视生产沦为一种维持艺人热度、增加曝光度、保证用户黏性的商业手段。不愿为角色牺牲形象的流量明星“霸占”主角位置,将严重挤压实力派演员的职业空间,使他们沦为配角甚至无戏可演。届时,“戏比天大”的职业操守将变成镜中月水中花,演员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有可能出现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部分导演对演员不敢扮丑的行为不仅不加以引导制止,反而进一步姑息纵容。当下,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偶像剧,是影视创作的热门。一堆项目扎堆上马,产能过剩,导致类型被过度开发。部分创作者无法在故事讲述和艺术表现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只能在视觉效果如何吸引受众方面做文章。他们直接以颜值和流量作为选角的标准,拍摄时还要辅以打光、美颜等技术美化人物。这种行业风气大行其道,使“伪精致”“假唯美”的审美症候侵蚀创作。在单一化、浅薄化和低龄化的审美降维影响下,一些创作对于剧情、人物、节奏的把握和关注逐渐被颜值崇拜取代。如此舍本逐末,一味追求浅层次的感官愉悦,背离了创作的生活本源,导致部分作品在失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部分创作者的观念里,逻辑松散不在乎,塑造人物没工夫,现实情怀顾不上,悬浮轻飘没关系,只要高颜值演员加上柔焦滤镜,观众就能单纯地为“养眼”买单。殊不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也水涨船高。试图用清一色的俊男靓女来转移观众注意力,掩饰剧作内容干瘪、思想空洞和文化贫血的问题,无异于掩耳盗铃。使用这一策略糊弄观众的作品,其拙劣伎俩终将被观众识破,遭到市场淘汰。最近一批推崇高颜值的作品引发观众吐槽,口碑和收视一般,就是例证。可见,无论行业生态如何变化,贴近现实生活,塑造接地气的人物,追求真实、自然、健达的审美趣味,才是影视剧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包括演员在内的从业者应该用“一切向质量看”的艺术思维代替“一切向钱看”的商业逻辑,为了创作勇于挑战自我,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带着生活质感的、鲜活有生命力的角色,才能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才能引导观众构建健康的审美取向,从而激发影视行业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