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潘鲁生:大美民间,人民至上
发布时间:2020-12-09 09:37 | 来源:人民网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今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迎来成立70周年的纪念。这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一件盛事,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社会同发展,谱写了民间文艺事业的壮丽诗篇。

中国民协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

一、培根铸魂,担当民间文艺使命

1950年3月29日,新中国刚刚成立,民间文艺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发起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中国民间文艺的传承与研究工作。“民研会”成为民间文艺发展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当时的根本任务是:“广泛的搜集我国现在及过去的一切民间文艺资料,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和研究”。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继承解放区民间文艺传统,高扬“民间文艺为新文艺服务、为新生活服务”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文艺热情开展田野采风,搜集各民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不少作品由此写入了我国的文学史和文化史,对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民间文艺的学科建设、学术思想与文艺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协团结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全面推进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从1978年起,全国民间文学抢救性调查普查在全国各地形成热潮,优秀民间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出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老一代民间文艺的研究者、创作者和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行走田野,默默耕耘,为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间文艺做出了坚实的贡献。

自1983年起,中国民协主持实施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调查编纂工作。参与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几乎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所有民间文艺中坚力量,近30年的时间里,搜集了数十亿字的珍贵资料,挖掘出一大批珍贵的民间文学作品,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故事家和民间歌手,发掘了56个民族民间文学的浩如烟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田野普查成果,为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树起了一座文化丰碑,体现了民间文艺工作者勇攀新高峰、筑梦“文化长城”的使命担当。

1987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进一步组织、规划、指导全国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的考察、采集、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组织开展国内外有关民间文艺的学术交流、展览展示、民间文艺汇演活动,举办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建设民间文艺之乡,保护民间文艺工作者权益,全方位服务推动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民协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和历史使命,确立了“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龙头、带动协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民间文艺发展作为振奋民族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员全国广大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民间文化遗存进行广泛深入的普查,盘清民间文化家底,不仅取得了抢救保护的文化成果,深刻呈现和展示我国民间文化生态,而且增进了全社会对民间文艺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广泛共识,在全社会掀起了民间文化关注与抢救保护的热潮,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文化风尚。

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民间文艺开启了新的征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两大工程”全面启动,为中华民族保留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留存代代共享的民间文学大系;系统辑录民间文学、民间工艺,为民间艺人立传,为民间文艺铸魂,书写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篇章。

70年来,郭沫若、周扬、钟敬文、冯元蔚、冯骥才等民间文艺带头人,团结带领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广大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者,担当文化使命,扎根民间生活,服务人民群众,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奋斗历程,取得了卓越的文化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成果和精神财富。在这里,我们向一直关心民间文艺事业发展的中国文联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全国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二、学术立会,发展民间文艺事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历来秉承学术立会的传统,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民间文艺保护、传承与创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在学术研究上,致力把握文艺规律,开展田野调研,加强基础研究,以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和严谨的学术意识引领我国民间文艺的发展,在民间文艺领域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广大专家学者高度重视民间文艺采集与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致力建构符合我国实际的工作机制,为抢救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形成了田野调研的学术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植根时代发展,深化研究视野,拓展调研范围,充实学术队伍,在民间文艺保护与传承、转型与创新、研究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推动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和文化服务的协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70年来,全国广大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散落在祖国大地的民间文化遗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地毯式普查,完成了难以计量的民间文化田野调查、信息采集、项目登记、分类及档案化存录,并配合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与各级政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评审与确立,取得了综合性的田野文化成果。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民间文艺工作者陆续搜集记录了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玛纳斯》的演唱者居素甫玛玛依被誉为“当代的荷马”。同时,民间文艺工作者还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聚居区组织记录藏族史诗艺人说唱本《格萨尔》。此外,还在黑龙江省发现了赫哲族长篇叙事诗“伊玛堪”。在山东、江苏、云南等地区搜集到《五姑娘》《沈七哥》等民族史诗、长篇叙事诗。全国民间文学抢救性调查普查工作,在全国各地形成热潮。新世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呼应,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协力,谱写了21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宏大乐章。工程以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了我国一系列重要文化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多项文化工作机制的制定和施行。中国民协在新世纪的文化大潮中还开展了民间口头文学、地方民俗文化、节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传承人口述史调查研究、展览展示展演、宣传推广、发展利用、对外交流等工作,并不断取新经验、新成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增添了鲜活内容。

三、团结协作,建设民间文艺之家

中国民协充分发挥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努力把服务会员作为协会联系民间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保护、传承、交流和研究民间文艺的主要手段,同时通过在各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积极引导民间文艺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

新时代赋予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新的文化使命。为了更好地担当作为,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中国民协不断强化桥梁纽带作用与联络、协调、服务功能,着力改进会风、学风和工作作风。针对协会工作覆盖面广、有较深的群众根基、会员队伍构成独特、层次多样等特点,广泛吸纳有关学者、专家、民间艺术家骨干队加入民协队伍,并使会员联络与协调、组织与管理、指导与服务、自律与维权有序推进。目前,中国民协会员总数已达13656人。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山花奖评奖种类涉及民间艺术表演、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民间文艺学术著作、民间故事创作与表演等,覆盖面广,通过肯定成绩,鼓励先进,有效规范,凝聚力量,激发了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与研究的热情,出精品、出成果、出人才,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中国民协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深入地开展“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工作。“民间文艺之乡“是对典型的民间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挖掘、梳理和提炼,对重建乡村文化生活、培育地方文化品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不忘初心,服务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中央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的意见》。中国民协为贯彻中央部署,全面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和“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的“两大工程”。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编纂始终关注民间文学的“活态性、生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注重“大系”的“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科学系统地开展编纂工作,已形成一系列出版成果,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也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致力编纂好中华民族代代共享的“民间文学大系”。

“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以《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编纂出版为主要内容,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出版工程。在编纂过程中,深入研究民间工艺经验,把握民间工艺的生活价值,重视民间工艺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生活观,重视发掘民间工艺思想,把握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规律。

两大工程“文”“艺”并举,相辅相成,旨在编纂出版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学大系,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辑录和整理长期处于散佚状态的民间工艺,填补我国民间文艺集成的空白;从而为民间生活存录,为劳动者立传,为民间艺人立档存志,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民间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正阔步走在奋斗的道路上。在中国民协成立70周年之际,正值我国“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规划将全面开启。我们要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推动民间文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守护文脉,面向未来,开启中国民间文艺新的征程。特别是在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和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之乡”建设、“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重大工程等工作实践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竭力推动民间文艺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要聚焦模范机关建设,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真正融合、深度融合、全面融合,不断夯实基层民间文艺基础,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让我们守护文化的家园,保持田野的芬芳,维系永恒的乡愁,激荡时代的心声!大美在民间,根基在生活!让我们繁荣民间文艺,传承文化薪火,建设文化强国!新时代,新起点,让我们为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再立新功!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潘鲁生:手艺扶贫的中国经验 浙江衢州发现西周时期“百越”高等…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 马首价值高… 大凉山:戏剧沃土成戏剧热土 福建造船人古法复原明代福船 善用网络 推动经典走向大众 汇聚群众文艺之光(艺海观澜) 丰富古典音乐内涵 探索更多表现可…
推荐文章
“两岸经济界企盼深化交流合作” 国台办:坚决反对美国对中国台湾地… 台湾11月对大陆出口续创历史新高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季在厦门开幕 为… “跨越海峡的青春之歌”历史图文展… 澳粤港台青年企业家峰会在澳门举行 广州将为台湾青年创设更大创业平台 商务部:中国外贸产业创新能力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