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吴中民间手工艺“新生代”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0-09-14 09:14 | 来源:光明日报


“天下工艺看苏州,苏作精华在吴中”。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文化发祥地,民间手工艺汇聚。在全国工艺美术领域的11个大类中,吴中区拥有10个大类3000余个品种,有50多项民间工艺被列入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国内,并不多见。然而,更为罕见的是,在民间手艺式微的当下,这里的新生代手艺人却蓬勃崛起,形成一股推动民间手艺发展的“后浪”,以百花齐放的态势续写着指尖上的传奇。

将追求手艺之精作为自己生长的根

“传统技艺的核心是手艺。”说这话的是钟锦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檀雕刻传承人。他让名牌大学毕业的儿子回到家乡学习紫檀雕刻。十几年过去了,对于已经可独立创作的儿子,他依然只给了20分,因为儿子与“做到极致”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追求极致的并非只有钟锦德。在吴中传统手艺界,这是共识。

到达蔡霞明工作室时,已是掌灯时分。尽管展示区的灯光并不专业,但一幅幅缂丝作品仍以挡不住的魅力直击心灵。

缂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独有的一门绝技,曾一度处于濒临失传状态,至今高水平的传承者凤毛麟角。由于丝织、染色等技术的局限,在传统缂丝作品中,不少无法用缂丝技艺完成的细节是由书画、刺绣等来弥补的。但蔡霞明是个追求完美的女子。她借鉴刺绣中的拼色技艺,根据画面色彩的需要,在不同的层次分别加入不同的颜色,而先后顺序的变化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极为繁复,有一点失误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蔡霞明做到了。墙上一幅名为《吉祥》的作品,就是这种极致的表达。画面中,水月观音面容安然端庄,透过其身上的那层白纱,能够清晰地看到璎珞及衣裙的色泽和花纹;而净水瓶下的透明底座,亦是这种透视感的表现。

从最初的抗拒到如今的视为生命,蔡霞明20多年的缂丝历程化成了一句话:“祖先们在那么简单的木架上创造出如此精美的作品,这个手艺不能在自己手里断掉,我要做到最好,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留下来。”

追求极致,对于蔡金兴、蔡春生父子,不仅是对苏作砚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是对制砚工艺中文化内涵的追寻。在他们眼中,砚台其实是中国传统审美与意蕴的表达。他们不仅收藏、研究、摹制历代古砚,而且不断创新。如蔡春生所说:“只有完全理解的传承才是活的,之后才能创新,这才是活学活用。”正是在彻底吃透、读懂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他们用刻刀赋予了冰冷的砚石以灵动的生命。他们的竹系列作品,几可乱真,不是用手触摸简直不敢相信是用石头雕成的。

还有陆小琴、林金妹、任敏华、张文君、谢惠强、盛春、夏栋……这些70后、甚至80后的手艺人,无不将追求手艺之精作为自己生长的根。在吴中,记者见到了宋水官、周建明、马惠娟等老一代民间艺术大师的执着,更感受到了新生代手艺人的坚守与担当。

以更亲民的方式让传统手工艺“活出彩”

传统手工艺,原本来自生活,如今却因其手工制作的特性,而逐渐淡出百姓日常。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活下来”、甚至“活出彩”?让非遗重新走进生活,是吴中新生代手艺人不约而同的选择。

府向红,出身世家,当今苏绣中的佼佼者。她说:“刺绣不仅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而且是实用的生活品,没有实用性,再好的苏绣也不过是摆设。”这种与时俱进的“生活绣”理念,为她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2014年11月,府向红承担了APEC会议的新中装刺绣项目,也因此为更多的人知晓。其精心制作的婚庆礼服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品,客户为得到一套这样的婚服往往要等很长时间。但府向红并未满足于这种订单销售。她不断拓宽“生活绣”的创作道路,别出心裁地将苏绣运用到家具、软装、箱包、首饰、手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她的工作室,记者不仅看到了婚庆礼服、被面、服饰等常见的生活用品,而且还见到了含有刺绣元素的戒指、发簪等。她说当下国风流行,除了复古服装热销,这种相应风格的饰品也深受市场欢迎。

在没有看到实物之前,记者始终对“化玉为铜”怀有疑虑,待走进马洪伟的工作室,不由慨叹这位玉雕者的匠心独运。他巧妙地利用与青铜颜色相似的青玉,摹刻出历史上的各种青铜器。这种将古老的玉文化与青铜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创新,并且在东南亚和欧洲颇受青睐。作品曾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从16岁进入玉雕行业,40多岁的马洪伟以自己的勤奋和聪慧收获了诸多荣誉,而他独树一帜的“化铜为玉”工艺,成为国内玉雕工艺文化领域推陈出新的成功典范。记者离开工作室前,马洪伟拿出一只以青铜觯为原型制作的茶杯半成品,说自己正在设计一种玉石茶杯,以使玉文化以更亲民的方式走进百姓生活。

传统手艺回归生活,最典型的莫过于吴罗织造技艺的恢复与发展了。吴罗织造,被称为缂丝的姐妹花艺术。绫罗绸缎中的“罗”,指的就是吴罗。罗是一种带有孔眼结构的面料,具有超强的透气性,是理想的夏季衣料。但因它的织造技艺极为繁复,一经面世就成了皇家贵族的专属品。后来,受工业文明的影响,加之罗特定的消费群体的消亡,吴罗织造技艺也随之慢慢落寞,只在民间尚保留着部分残缺的记忆。李海龙就是持有这种记忆的人。经过潜心研究,目前他已掌握了58种吴罗结构。织出来的面料制成服装后,也颇受好评。但高昂的成本,让吴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望尘莫及。

李海龙表示,服装面料就是要给人们做衣服的,如何降低成本,把面料价格降下来是当务之急。儿子李君介绍,原来纯手工织造的面料,一台织机两个人每天只能生产10~30厘米,因而每米价格要几千元。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将价格降到几百元,与普通真丝接近。父子俩在织造机械化上猛下功夫。如今他们发明的第四代织机已达到半自动化,一个人可以操作两台机器,每天生产6~8米。可以期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是神话。

与文联携手共创良好氛围

吴中区民间手工艺新生代崛起,并担起传承发展的时代重任,这种“后浪”现象的出现,与吴中区文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吴中区最为著名的民间工艺有木雕、玉雕、石雕、核雕、刺绣、缂丝、造船、书画、装裱以及红木家具、香山帮建筑营造等;我们有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6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美术名人和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60位……”作为吴中区“文艺家之家”的家长,文联主席查伟峰说起区内的民间手工艺,如数家珍。

记者了解到,这支队伍中中青年艺术家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后浪”日益成为吴中民间工艺的生力军。这也是查伟峰颇为自豪的一点。

在采访中,记者频频听到“后浪”对吴中文联的大力支持表达感谢。据他们说,以查伟峰为代表的文联人,经常利用休息日到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创作、生产情况,设身处地为他们支招,克服实际困难。李海龙父子就对记者说了好几次,吴罗的恢复与发展,文联的帮助功不可没。

“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服务——为手艺人创业创新、为中青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一个最佳环境,包括出台政策扶持等激励机制。”查伟峰介绍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仅2018年全区用于文化艺术的扶持资金就近700万元,其中努力向中青年倾斜,努力为“后浪”的创新发展添油助力。吴中对民间工艺以及中青年艺人的高度重视,让“后浪”如虎添翼。资料显示,民间工艺产品在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占比超过一半。

对于吴中区的“后浪”现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说:“吴中的经验,或可为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启发和样板。”

讲述工艺大师的成长故事,探寻匠心匠魂的“百匠赋能计划”正在吴中启动。(李 韵)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企业志愿服务如何融入到社会治理中… “2020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开幕 世… 楚颜|白露流金:教师节谢词 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南开展映 … 《长城谣》歌诵会:让传统文化搭上… 孵化儿童文学创作 首届中国儿童文… 网文出海要抓住“后疫情时代”新机… 江西语保工程项目摸清方言家底 袅…
推荐文章
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 古巴推出外国投资单一窗口简化审批… 充分展示服贸领域新发展新突破(外… 创新投洽平台 共享智慧成果 8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8.7% 8月中欧班列开行量再创新高 机构预测8月内需复苏再提速 消费料… 服务业扩大开放迎多重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