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7月09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申遗成功一周年 良渚古城 有声有色
发布时间:2020-07-09 10:06 |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良渚古城小莫角山遗址。盛淑彦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遗址公园内5G信号全覆盖,科技监测有大数据支撑,“云展览”精彩纷呈,研学联盟让良渚文化走近青少年……7月6日,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良渚古城,看到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开展得有声有色。

  荷花初绽,风吹稻田,不时有白鹭飞来停歇。城墙遗址、水陆城门、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勾画出五千年前文明圣地的轮廓。7月6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迎来首个“杭州良渚日”,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也在此启动。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一年来,已有150余万人次探访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从今年开始,杭州将申遗成功的这个日期设立为“杭州良渚日”。

  一年来,浙江杭州深入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努力担当历史文化“薪火传人”,持续擦亮良渚古城遗址这张世界级的“文化金名片”。

  数字赋能,创新遗产保护

  “我们将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精神,把这一厚重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申遗成功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代表杭州作出承诺。

  良渚古城遗址是超大型和超复杂型的考古土遗址,遗产区和缓冲区加起来,足有114平方公里,其中遗存要素众多。这样大的范围,这么重的保护管理责任,如何护其周全?

  杭州依靠数字赋能,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围绕保护管理全域化、信息化、集成化的要求,织密“日常巡查+科技预警”的保护网。

  “科技监测是‘多面手’,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监测云,持续不断采集保护数据。”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郭青岭说,该中心已采集保护数据6000余条、影响因素数据48万余条,为制定保护方案提供支撑。最近,该中心正加紧完善数据可视化大屏项目,将逐步实现“一屏联动”的数字化管理应用。

  申遗成功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陆续启动实施新一轮陈列展示、基础配套提升以及老虎岭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建设等“十大工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实现5G信号全覆盖。

  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利用好良渚古城遗址,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表示,余杭区认真落实“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正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管理与治理结合、人文与自然融合、历史与现代包容的良渚实践。

  “保护是前提、研究是基础”,良渚研究也持续推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认为,良渚古城城址区的考古和研究已进入一个“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边利用”的新阶段。今后考古工作者每年将选一到两个遗址点进行精细化解剖发掘,可供公众参观。良渚实验考古作坊,也将成为公众体验场所。

  土遗址保护,尤其是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是世界级的难题。不久前,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展的“良渚土遗址的微生物群落分析和保护材料研究”课题,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最新成果。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波介绍说:“我们选取了两处考古发掘点,启动良渚古城南城墙、外围水利系统老虎岭遗址保护工程,尝试科学地、妥善地解决这一难题。”

  活化传承,讲好良渚故事

  申遗成功后不久,良渚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互办展览,为期3个月的良渚文明故宫特展,汇集260件(组)良渚玉器以及商周、汉代等仿良渚风格玉器,接待国内外观众50余万人次。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馆的“美丽中国”单元,以“良渚古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为主题的良渚文化展精彩亮相,向中外宾客展现良渚文化的光芒。

  今年,为了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也结合疫情防控的需要,良渚文化“云展览”“云春游”“云直播”“夜游博物院”等活动陆续推出,累计在线吸引观众上亿人次。

  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说,杭州在做好遗产保护的同时,不断探索让遗产“活起来”的有益做法,让民众体验和感悟中华五千年文明。

  7月6日开始的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活动,继续创新讲好“良渚故事”、放大“良渚声音”。最近一周,将有良渚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玉见中华五千年文明”线上直播,以良渚博物院院藏的良渚玉器和故宫博物院院藏的良渚玉器为载体,向公众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别样精彩。“当文创遇上良渚”线上直播活动,请来文创设计师与博物院社教工作者,与网友一起交流。

  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亲近良渚文化?浙江省文投集团、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联合开发了“良渚古城STEM探索”系列课程,还成立了长三角良渚研学联盟。

  良渚古城遗址有一个“薪火传承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金牌讲解员、金牌志愿者等,培育“热爱良渚文化、会讲良渚故事”的人才队伍。还将借鉴国内外经验,筹备“良渚遗址保护研究基金会”,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良渚文化的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国际传播。

  文旅融合,丰富文化体验

  今年6月13日,杭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公众考古体验、良渚创意市集、主题研学实践、趣味互动游戏等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遗产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杭州西湖、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携手成立了杭州世界遗产联盟。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俊杰表示,良渚古城遗址将与西湖、大运河以及其他文化遗产联动合作,以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为核心,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社会发展共荣共生,让宝贵的文化遗产世代传承、历久弥坚。

  “看五千年的中国去良渚”,以此为目标,杭州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和创新“活态”利用,发挥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世界遗产、文明圣地的辐射效应、集聚效应,让良渚文化不仅活起来、传下去,更要“火”起来、走出去。

  眼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在继续提升、扩建,良渚博物院二期项目也正加紧推进。不久之后,将有一条长长的“良渚文化艺术走廊”,把遗址公园和博物院“串”起来,游客可以一路走、一路感受品味。园内交通路网也会更加完善,增设标识和文字解说,让参观者更有兴趣徒步“慢体验”,而不仅是坐观光电瓶车“走马观花”。

  保护和发展不是对立面,完全应该也能够“鱼和熊掌兼得”。2019年,余杭区地区生产总值2824亿元、同比增长8.6%,财政总收入726.5亿元、同比增长16.5%,为遗产保护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良渚古城遗址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力推动遗产地及属地镇街乡村振兴、生活富美、文化繁荣,也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内涵、创新因子。记者 江南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7日 第 12 版)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古人的“高考”祝愿:手握魁星点斗… 高考作文题目揭晓,听听“过来人”… 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在广… 长篇小说《守藏》 讲述故宫文物千… 106岁马识途封笔之作《夜谭续记》… 中山市大型原创话剧《简·爱》正式… 王松新作《烟火》被赞“平民史诗”… 歌唱家刘捷演唱《重登黄鹤楼》 网…
推荐文章
纾困企业发展痛点 两部门携手推进… 国务院扶贫办:各地扎实推进工作落… 民政部:助力江西莲花、遂川打造脱… 沪深两市7日成交额近1.74万亿元 消… 扶贫项目开工率超九成五 国家认监委:合理减免出口转内销产… 第三届进博会第三场招商路演举办 习近平主席向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