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6月17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红”(网络文化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0-06-17 09:3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到“网红”,人们并不陌生。600岁的故宫博物院是“网红景点”,高品质文物展览、主题创意活动、特色文创设计,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医生”,他开通新浪微博1个月,吸引300多万粉丝;李子柒是“网红博主”,她拍摄乡村风景、传统美食的短视频唯美动人,拥有700多万海外粉丝,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人物和实物借助大众传媒力量“走红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网红”一词的兴起似乎是近些年的事情。《咬文嚼字》2015年年度十大流行语排名中,“网红”入榜。次年,网红社会关注度、产业化程度集中爆发。而实际上,网红发展沿革几乎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同步。

  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网络作家及各大贴吧、论坛的知名吧主、版主可以称作中国第一代网红。在网速较慢,智能手机、轻便摄录设备还未普及的年代,网红们主要依靠文字聚拢大批粉丝。2004年前后,第二代网红崭露头角,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图像、照片等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自我、分享生活、表达态度,积极与网友互动。这一代网红恰逢中国互联网由“搜索”阶段向社交化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与初代网红相比,他们更接近普通人,也更多依靠独特个性赢得大众关注。2015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网络,轻松便捷分享高清影像,视频网站、直播平台也日益蓬勃。第三代网红赶上短视频内容创作风口,各具风格的视频作品走入人们视野,内容更加专业和精致。

  成为网红,看起来容易,其实需要辛苦耕耘。在互联网早期,一些人以噱头博取眼球成为网红,虽短时间内为众人瞩目,但因未能持续提供内容而迅速淡出公众视野。事实证明,网红要“长红”,必须有鲜明突出的自身定位、个人特色以及强大的内容输出能力,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粉丝吸引力,形成自身品牌。

  网红本质上是互联网社交的产物,是个人与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相互选择的结果。网红知名度和影响力归根结底是广大互联网用户赋予的。带有鲜明互联网属性的网红,容纳更广泛的大众趣味,也更直观地反映时代风尚。出于互联网用户的主动选择,网红与其追随者之间具有很强的黏性,这种黏性往往形成特定的网络社群,转化为粉丝经济的消费主体。目前,从直播带货、平台打赏、内容付费,到IP变现、广告代言,由上游互联网平台、直面粉丝受众的网红和下游电商、线下活动等共同编织的网红经济图景已经展开,其本质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将网红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网红经济颇为可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不过,人们追捧网红显然并不只是为了消费,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在网络社群中,粉丝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网红影响。譬如,喜欢“网红教师”的人,往往对拓展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以此敦促自己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网红通过不断输出产品、知识、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丰富时代文化生活。

  互联网技术日渐纯熟,流行风尚的更替速度加快,能够被千千万万人持久喜爱的网红殊为难得。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一些这样的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6日 20 版)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有趣有梗接地气 《花繁叶茂》解锁… “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自然…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河北:打造不落幕的“非遗购物节” 甘肃东乡:一台好戏盘活非遗记忆 《我是中国人》国学艺术课程首发 千余纪录片亮相 古老非遗展露青春…
推荐文章
流量平台当建价值高地 缅甸若开邦首席部长充分肯定皎漂燃… 自主创新生态共建 新基建赋能信创… 新型城镇化 发展新空间 “老基建” 新作为 政策助力激发车市活力 新基建 释放海归创业新机遇 证监会: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