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在中国的首个个展“随物生心”于30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涵盖了艺术家运用不同媒介材料创作的21组件作品,包括装置艺术、影像新媒体、摄影、绘画,全面呈现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但因疫情的原因,预展期内将为观众展示其中的17组件作品。
汤米和佩特里是芬兰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组合。策展人马楠介绍:“他们的极简原则不仅体现在媒介语言上,更深入到与整个展陈空间的对话之中,在顺应空间自有形态的基础上,让作品与空间互补长短至达成合力。”而由工业建筑遗存改造而来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其内部特有的老厂房钢架结构打造了一个任由自然光穿梭的通透空间,这充满理性浪漫的空间与艺术家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呼应。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在预展开幕式上表示:“尽管艺术家目前无法在现场指导布展工作,作品《混色器》《弹力场》《平面》《钢丝装置》涉及相关技术问题将暂时无法完整呈现,但是这一场“未完成”的展览正是我们积极面对“危机”与“未知”的一次艺术宣言。希望本次展览如同舒伯特那首交响曲《未完成》一般,尽管有形式上的不完整,却为作品的光芒打开了窗口。”
展览“随物生心”在展陈方式上完全尊重美术馆的建筑构造空间,艺术家利用一楼核心筒大厅与二楼回廊形特点,实现了作品与现场的完美结合。大型装置作品《流动的风景》是艺术家根据美术馆核心筒空间的特性而创作的场地限定版本。随着帆船布料的形态不断变化,空间便在这个过程中随之“收缩-扩张-收缩”,在空间的张弛之间,一种微妙的博弈关系便由此产生。
以声音与空间的配合调动观众的感知力,这也是汤米和佩特里作品的特点之一。游走于美术馆二楼,观众将被各种动态装置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层层包围。作品《高频装置》位于二楼北展厅,两个抛物面反射镜在展览空间的两端相对而立,其中一个扬声器的声音音高是稳定的,而另一个扬声器的声音音高则依盖革计数器的脉冲变化而变化,而该脉冲是随着背景辐射的变化而随机变化。
此次预展将于5月31日对公众开放,并免费持续至正式开幕。 (记者 张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