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济南老城区出土疑似明代泉池 是否保留有待论证
发布时间:2020-04-23 09:2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距地表约1.4米,四壁用青砖和石块垒砌,底部铺有砖和石块,池内存有积水……在济南老城区高都司巷小学遗址考古工地现场,一处疑似明代的泉池或蓄水池遗迹近期出土,是该考古发掘项目中最重要的发现。

记者22日来到高都司巷小学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进行探访。整个考古发掘区域约200平方米,上述疑似泉池的遗迹位于整个发掘区的西北角。东面区域是发掘出的几处清末民初房址,分别有房基、过门石、排水沟、厨房或作坊等建筑遗迹。

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高都司巷小学遗址考古工地领队房振介绍,泉池位于发掘土层的第四层下方,宽度1米左右,由青砖和夹杂的少量石块砌成,四周较为规整,池子内都是晚期的填土。根据砌筑方式和渗水程度等方面推测,这一处可能是当时居民砌的泉池或简易蓄水池。

“池子年代是依据地层年代和出土瓷器分析来判断的。”房振介绍称,池子是发掘区域中发掘最深的位置,位于土层第四层下方,第四层的年代是清代早期,池内填土中发现瓷片主体的年代也是清代早期,以此判断池子比第四层土层和它出土的文物年代要早,初步判断可能早至明代。

除疑似明代的泉池外,发掘区内还有5处清末民初的房址,墙体由大小不一的青石砌筑。房振告诉中新网记者,此处房址大门口位于发掘区域的东北角,门口过门石有明显的踩踏和门槛遮挡的痕迹;房门口处和室内地面铺有三合土;中部偏西北部一处房址的室内地面上分布着三个坑,东西两侧为长方形,中间为圆形,东侧坑与排水沟相连,可能为厨房或其他功用的作坊。

“这一组房址编号为F1,相对来说较完整,可以说是清末民初时期民居的一个代表。”房振介绍说,在清理过程中,考古团队在F1组房址南侧发现了一条东西朝向、用青砖和石子铺成的小路,位于F1房址院子地面之下。“通过地层里出土瓷片的年代判断,小路可能属于清代。”

济南市泉水景观的考古发掘工作是该市助力“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的重点工作之一。房振表示,下一步,该考古工地将继续发掘剩余部分,发掘工作完成后先由山东省级文物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完后通过专家论证决定项目中的发现是否有保留价值,或进行其他方面的处理。

据了解,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老城区高都司巷小学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于2019年11月启动,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关于“泉城”的印记也逐渐向世人揭开:2002年济南市考古研究在高都司巷遗址3000多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出土了40多口水井,包括生活用井、作坊用井等;2007年在趵突泉北路6号遗址也曾发现水井遗迹。

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介绍,最早时期,人类居住都选址在河道两侧的高地上,取水方便,不易被水淹。历史上,济南人类活动相当频繁。多年来,在济南市的考古挖掘中,特别是在老城区,发现了众多古井,挖掘出比较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水井。

在李铭看来,济南老城区的考古发掘向世人揭开了老城区人们生息繁衍,城市变迁和发展的神秘“面纱”。此次高都司巷小学遗址的发掘,对了解清末民初老城区民居房址的建造方式、功能结构及其与泉池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沙见龙 郝学娟)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报告称五一或有超9000万人次出游,… 京西古道的窑神传说 莫高精神与时代之光 【人民战“疫”文艺作品】援鄂医疗… 【人民战“疫”文艺作品】致敬逆行… 国图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 中国航天日,邀你拥抱星辰大海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人民时评)
推荐文章
云南省出台产业互联网实施方案 推… 广西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吉林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面升… 宁夏确定今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年… 天津市外贸企业打响订单保卫战 江西:多管齐下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 黑龙江:统筹防控复工为工业企业纾… 江西经济大局趋稳 长期向好态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