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达智桥胡同景象。 实习记者 武亦彬摄
昨日,达智桥胡同内,居民正在打理自家门前的花卉植物。 实习记者 武亦彬摄
“唧唧,唧唧——”清脆的虫鸣,一声比一声高亢,站在人来人往的宣武门外大街上,听得也分外真切。再一抬头,一座写着“达智桥胡同”的铁艺牌楼映入眼帘。
一大一小两只蝈蝈笼,挂在胡同东口的平房屋檐下,男主人坐在躺椅上,悠闲地望着天。再往里走,宽敞的青石步道,朱红的小院儿门楼,灰色的砖雕,胡同里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三三两两的老街坊摇着蒲扇坐在门口纳凉。
这是西城平房居住区的首条步行街,今年9月初刚刚落成。一条不到200米长的胡同,不仅承载着寻常百姓的市井生活,更是一条清晰的文化脉络,从东到西,然后往北延伸开去,串起了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等10多处历史遗迹。
站在胡同口,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王葵有些感慨。3年前的一个傍晚,她站在相同的位置,几乎没处下脚。逼仄的街巷两侧,露天烧烤乌烟瘴气,巷子里路上人挤人,脚底下到处都是垃圾。她一直关注着的北京市文保单位杨椒山祠深陷在胡同众多的违建中,几乎无人注意。
实际上,作为历史文化区重要的组成部分,达智桥胡同自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去年起,广内街道在启动这条胡同的综合整治时,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设计定位:打造一条文化胡同,唤醒历史记忆。
整治过程中,“重现文化韵味”贯穿始终。“你看这墙上的砖雕、地上的青石路砖,小院儿的门楼,各家门口姜黄色的国旗插架,这些风格和细节,都是在整治之初就一遍遍地讨论、设计出来的。”广内街道办事处主任史锋说。去年胡同里拆除60处违建、封堵了12户开墙打洞后,几乎没耽搁,马上按设计图纸拓宽道路,重铺路面,修缮门楼和两侧建筑立面。今年上半年,又摆上了花箱、栽上了绿植,不到两年时间,这条在西城区都挂了号的脏乱差胡同大变脸。
曾经“灰头土脸”的杨椒山祠,在密密匝匝的违建、各类小门店中“突围”出来。虽然还未正式启动修缮,但墙壁上关于这座文物的介绍铭牌重新亮了出来,“呀,康有为在这儿组织过‘公车上书’?”一名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年轻白领路过胡同,看了一眼介绍,即刻向同伴惊呼起来。
“这条胡同走到头右拐,是沈家本故居,刚修好,也可以去看看。”在胡同里住了六七十年的袁继生老人热心地给这位年轻人指路。
这一幕,王葵看在眼里,很有几分激动。从事文保工作多年,王葵深知胡同文物腾退有多么艰难。而一旦居民的文化自豪感被唤醒了,今后文保工作推进会迅速得多。
前一阵子,达智桥胡同所属的上斜街社区几次召开居民代表会,绝大多数居民都要求“封街”,禁止机动车进入。意见反馈到街道。街道又与区相关部门协调,最终实现了居民们的心愿。
9月初,达智桥胡同步行街开放了。胡同的准物业管理机构也同期进驻,负责秩序维护、交通疏导、公共设施巡查、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安全防范六大事项。喧嚣了十多年的胡同真的静下来了。
达智桥胡同修复导则
① 根据所在的功能片区,定位胡同整治后的风貌特色
② 提前规划设计,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不断档、不脱节
③ 亮出历史遗迹,提升居民文化自豪感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