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
方军专栏
互联网知识经济兴起,各种各样的付费内容产品、付费知识产品兴起,我们看到感叹与批评:内容质量变差。网络新闻降低标准,博客和个人空间都是小心情,更短的微博都是段子,微信朋友圈被养生占领,新闻A PP的推送过于迎合低俗,移动直播与短视频更是被视为极其“low”。一代又一代人说,书越出越多,好书变少。
那么,内容是不是越来越差呢?好内容是不是越来越少呢?答案:不是。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台湾文化人唐诺在《阅读的故事》中对“好书变少”的回应:“书的世界广如大海,我们每一个个人依自己的际遇和选择,都只能局部性地和书相见相处,其间总会有些诸如遇人不淑的不幸事件发生,这种个人特殊经验和整体真实图像之间的种种参差背反,说起来没完没了。”
在互联网上,这种个人与整体的背反会更加明显。Web2.0、社交化、移动化都进一步加大这种差异,我们越来越看不到全貌。
让普通用户能在网络上生成内容的博客或Web2.0,是内容去掉门槛的第一步。之前,由于经济、技术、文化的因素导致内容创作门槛拦住多数人。现在的微信公众号,从内容生成的角度可以看成是谁都以写博客的一个升级换代产品。降低内容创作的准入门槛,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甚至让原本因某些经济限制条件无法刊出的优秀内容能出现,它让好内容变多了。
在中国,社交化的典型代表是微博,它以140个字的约束进一步降低了表达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交化机制让我们每个人看的东西再也不一样。过去,虽然创作门槛降低,但我们看到的还是由编辑们推荐的,千人一面。现在在智能手机上,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看内容,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了。逻辑上讲,通过看朋友们推荐的内容,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多符合自己需求的好内容,但由于还都没学会管理好自己的社交内容过滤器,我们可能觉得内容变差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通过社交获得内容之外,我们还通过“算法”看到内容,比如说,像今日头条这样的资讯A PP称,主要通过算法来给我们推荐内容。算法发现人们实际上喜欢大众化的内容,因而给我们更多。这也可能是算法的缺陷,它可能为了流量故意降低内容水准的标杆。
社交推荐和算法,带来的后果是我们再也看不到全局,没有人能看到全局。其实,不管我们对内容的个人感受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内容的质量、数量都是在大幅度增长。数量增长显而易见,微信公众号带来的内容爆发是普遍的感受。为什么我敢于说内容的质量在提升?理由是,内容创作和刊发门槛的降低,让原本处于长尾曲线中部、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求、无法在传统内容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内容,现在能在网络上出现了。从个人体验上讲,当我需要找到专门的细分内容时,总可以找到高质量的。
对于现在付费内容产品质量高低的攻讦,我觉得也是一个误解。在内容上,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在我看来,只要是增加选择的技术和趋势都是好的,减少选择的才是坏的。付费内容浪潮也带来极大的丰富性,比如,对于爱好文化的人来说,我们现在可以听到白先勇讲解红楼梦、蒋勋朗读红楼梦。
按互联网研究者的说法,其实过去的世界和互联网的世界,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逻辑过滤器:过去,过滤器是门槛,达不到门槛的全部无法面世,减少人们的选择;互联网的过滤器是“向前筛选”,它把我们想要的内容放到最前面,而其他的内容在后面,但所有的内容都有机会面世。
我们也许会看到不够好的内容,但正确的批评方式不是“内容变差了”,而应是“过滤器还不够好”。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持续地优化自己的过滤器。(作者系互联网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