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话题
熊丙奇专栏
杭州萧山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其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称教材尺度太大,并晒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关介绍”的图片。
这一吐槽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对中小学性教育的关注。编写这一读本的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称,了解是为了更好保护。最新的消息是,据媒体报道,涉事学校萧山高桥小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校方已决定将该书收回。
性教育在中小学,还是新兴教育,有个别家长对性教育加以质疑,这是十分正常的。因为每个家长对性教育的认识不同,有不同的意见十分正常。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做的是,不是面对质疑,就打退堂鼓,而是根据家长的不同意见,对性教育的内容、教学方式进行科学的论证,以完善性教学课程、教材、教学体系,但即便如此,也必须科学地意识到,这一教育不可能得到所有家长一致认可。这是在中小学推进性教育的科学态度。
当前的问题是,有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启动一项教育时,自身就缺乏科学认识,也没有进行开放论证,而是闭门决策,结果是,一旦有个别家长质疑,就难以坚持。而如果有对这一教育的系统、科学认知,并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那一个(少数)家长的质疑,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完全可以拿出更多家长支持的意见,向公众做出解释。这也就可让教育深入推进。
开展好中小学生性教育,关键也在于此。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这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要按进行语文学科、数学学科教育一样,进行教材、课程开发,教学活动设计,不能随意应对。考虑到社会存在的不同意见,在教材、课程开发时,要建立开放的机制。如果没有开放机制,用于公共教育的性教育读本就可能是某几个专家(编写组)自己的观念,借编写读本携带私货。这一问题在其他教材编写中也存在,如语文教材编写,曾被质疑编写者篡改名著加入自己的观念。而性教育教材就由几个专家闭门编写,很可能出现把一些很前卫存在极大争议的学术观念,作为教材内容的情况。国外解决这一问题,是由出版机构出版多个版本的教材,由学校、家长(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选择,这就迫使编写者在编写时听取教师、家长意见,同时,不同学校也可根据本校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甚至可以自编教材。这可让教育更接地气,也更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家长的选择。
其次,要在听取家长意见基础上,对家长也进行教育引导。我国社会对性教育存在比较深的认识误区,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必须对学生应该进行的教育,但同时,要对家长做普及工作。
就是教育部门、学校做好了这些工作,也会有家长因价值观、信仰不同而不支持。这也是教育部门、学校需有的理性态度。从国外学校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经验看,也一直面对争议、质疑,在美国,有一些家长甚至由于反对学校给学生进行的性教育,而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但学校教育还是坚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学校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教育法律法规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而性教育是纳入课程体系,也经过开放论证程序的,当学校面对家长的质疑时,可以依法做出回应。
另外,对于少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质疑,社会舆论也要适应。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家长有不同的教育需求,也有个体不同的对教育的意见。要理性分析这些意见,是占绝大多人的意见,还是个别、少数人的意见。即便是多数人的意见,也要看这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合理合法。在自媒体时代,任何家长都可方便地表达对教育的意见,理性对待家长的意见,也是教育管理、学校办学的一部分。这从本质上,要求学校依法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作者系教育问题专家)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