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光明日报: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土壤
发布时间:2017-02-08 16:14 | 来源:光明日报


   近期,一个爱读诗词、爱穿汉服,随身携带苏轼诗集,奉陆游为男神的16岁姑娘红了。这个名叫武亦姝的姑娘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强劲实力和淡定心态,成为新一届擂主。她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的样子,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学霸代表。武亦姝的走红,红于她的诗词文化积淀,也红于她的淡定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或许是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入门方式。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对于文化血脉的延续、精神家园的建立至关重要。武亦姝用丰富的诗歌储备赢得比赛,源于其个人爱好与积累,也与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莫大关系。武亦姝在节目中背诵的诗词,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这套校本教材一共6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考纲要求。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古诗文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高三时轻松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版图,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承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作为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校本教材、选修课、书法、京剧……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亲近孩子而得到赓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让我们的孩子在翰墨飘香、诗书雅乐中从容而快乐地成长,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样种下的文化基因,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和骨气、底气之所在。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第44届Miss Globe®蜜丝歌… 金钥匙音乐节国际钢琴作曲大赛12岁… 邹红平荣获第21届环球夫人大赛全球… 尽我所能——徐青峰绘画艺术作品展 尽我所能——徐青峰绘画艺术作品展… 今日立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深圳读书月开幕 莫言等将出席读书… 多民族剪纸艺术共话“乡愁”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