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从明朝活到现在的不死动物 或能破解人类长寿之谜
发布时间:2016-01-28 11:29 | 来源:奇闻百科


动物界中谁的寿命最长,你一定会回答是乌龟。应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年王八,万年龟”。这乌龟长寿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除了它之外还有一个动物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从明朝活到了现在,可以称的上是一个老古董。

一种名为“明”的蛤类动物经鉴定被确认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它生长在冰岛海底,初期处于中国明代,其贝壳上的纹理显示,它现在的年龄已达到405岁。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8日报道,去年,英国班戈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岛海底捕捞到3000多个空贝壳和34个存活的明。这些明长度约为8.6厘米。

“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就是明,” 艾伦 ·沃伦麦可参与了当年的捕捞,他说,“于是就把它们送到了实验室。”随后,英国慈善机构“帮助老人”斥资4万英镑委托专家研究这些动物的确切年龄及其在海底的生长过程。

因为明身上的贝壳共有405条纹理,科学家们最后断定,这些动物已经存活了405年。它们比此前发现最长寿的动物还年长31岁。

《泰晤士报》因此调侃说,在明成长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而文学大师莎士比亚正在写作他的《温莎的风流娘们》。
环境标本明贝壳上的纹理不但是人们断定其确切年龄的依据,也使其成为记录环境变化的活标本。据科学家介绍,明的贝壳只有在夏季才会生长。在海水温度较暖并且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明的贝壳上每年都会长出厚度约为0.1毫米的一条纹理。正因为明贝壳上每条纹理的厚度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人们可以以此为据,了解当时海底的生态环境以及气候变化。

“明贝壳上的纹理就像是树上的年轮,”主导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学专家,他说,“我们知道海洋圆蛤通常能活200多年,并将气候记录‘编入’贝壳中。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气候变化的详细图表。”

目前,由于明在研究过程中死亡,它们的肉体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贝壳将继续用于科学研究。限于目前对软体生物的认识程度,科学家还无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长达数世纪时间内在海底生活。

尽管破解明的长寿之谜并非易事,“帮助老人”的发言人说,明的发现为人类探索如何在数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机会。如果能够破解其中的秘密,那么人类也将实现长寿的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天鹅之恋 呆萌版“龙女王”征集名字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017年繁育… 翠鸟捕食 大熊猫瘦成“皮包骨” 实为得了牙… 动物园里的“人口普查” 南非狮宝宝初学吼叫 张嘴怒吼“狮… 地球极端地貌造就惊人风光似外星景…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