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03月02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玩转“水稻+” “巴掌田”会赚钱
发布时间:2022-03-02 09:24 |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玩转“水稻+” “巴掌田”会赚钱

  编者按

  春耕报道,今日我们聚焦钱的问题:种粮效益如何提升?

  因地形和劳动力等因素影响,四川种粮成本居高不下。在中央和省委发出鲜明的粮食稳产增产信号后,如何“提升种粮效益”是摆在四川面前的一道考题。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万象‘耕’新”采访小分队走进四川水稻播种最早启动的地区之一——泸州市合江县,走访农户、农机部门、农业专家,从耕作模式创新等角度寻找“种粮能增收”的新路子、好经验。

  村道边的一处低丘,开垦出一排排整齐的“牙齿”。伴着泥土的清香,十几位农户手指翻飞间,70公斤“宜香优2115”稻种被陆续均匀地播撒到地里。

  2月17日,泸州市合江县白米镇斗笠村播下今年第一批稻种,标志着春耕生产进入重要阶段。白色的“天地膜”一扬、一覆,1个多月后,长出的秧苗便可移栽到水田,等待第一季丰收。之后,留下部分植株和根系,通过施肥和培育,再长出新一季稻子,“一稻两收”。采用旱育秧方式培育优质再生稻,是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的种植方式,目的是提高水稻单产、效益。

  山地多、耕地散、人力缺。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10亿斤产粮大县,先天资源禀赋不足的合江,如何从“巴掌田”里蹚出一条增收的新路子?对四川同类型地区又能提供什么借鉴?

  

  一稻两收

  培育再生稻,不仅种一茬收获两回,还省工省时

  长江、赤水河在合江境内蜿蜒而过,留下一片深丘和低山。

  “种粮不挣钱,挣钱不种粮。”在合江,曾经这句话的含义十分具体——走访各个乡镇,记者看到不少“巴掌田”,坡地多、地块零碎。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机械化作业、运输施展不开,降低了种粮效率、提高了用工成本。在过去,许多农民种地不赚钱甚至亏本。

  “愚公移山”式的改造显然不现实,在实践创新中,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户逐渐摸索出了提升效益的新路子。

  第一条路子:发展优质再生稻。

  合江光照强,发展再生稻很有优势。“一稻两收”要求头季稻成熟期提早,而旱育秧播种时间比水育秧早半个月,可以提早插秧,为再生稻打下基础。“旱育秧长出的秧苗非常密集,这20亩旱育秧,等移栽到大田里后,能种400亩。”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作物与种子服务站站长万有程指指脚下的旱育秧基地说,旱育秧秧龄弹性更大、秧苗更壮,更节水、节肥、节田。

  2020年,合江县江北片区水稻种植通过旱育秧方式实现丰产,加上再生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自此,旱育秧种植技术在合江全县推广。

  “去年我家再生稻确实种得很好。”在旱育秧基地忙着播撒稻种的斗笠村农户刘少炳告诉记者,自家去年种的再生稻,每亩有250公斤左右的收成,“还省了种子、肥料钱,不需要怎么打理,我和老伴也忙得过来。”

  一田多业

  稻田里不仅长出生态大米,还“长”出虾、蟹、鱼等品类

  合江探索出的第二条路子,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2019年,斗笠村种粮大户曾峻峰外出学习了5次。这一年的学习之旅,让他接触并开始尝试“稻虾共作”模式。“合江开春升温较快,小龙虾3月底就能上市卖个好价钱。5月初插好秧,一个多月后,第二季小龙虾又能上市,正好错开 8月的稻谷丰收。”曾峻峰说,不仅如此,龙虾作为杂食性生物,还能除草、降低虫害发生,稻子反过来又为虾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天然饵料。同时,由于减少了农药、肥料等投入,水稻价格更有优势。曾峻峰指着家门前的6亩水田说:“这块地卖虾一年能赚2万元左右,水稻产值也有1万多元。”

  水田生态系统产生可观效益。截至去年底,仅白米镇已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约1万亩,未来拟种养稻虾3000亩、稻蟹2000亩、稻田澳洲龙虾1000亩、罗氏沼虾500亩、稻鱼6000亩,预计创收1.2亿元。

  致低山丘陵地区的“稳粮经”——

  因地制宜推广良种、良技、良法

  万有程介绍,去年,合江县粮食总产量达51.84万吨。今年,全县预计播种水稻52万亩,玉米18万亩,高粱13万亩,大豆在原有8.9万亩的种植面积基础上,再扩种5万亩。

  土地细碎、劳动力短缺等不利种粮条件,是川南低山丘陵地区普遍面临的困难。“合江的温度条件很优越。”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表示,该县利用这一优势,因地制宜推广良种、良技、良法,发展间种、套种、轮作农业和稻渔综合种养等“水稻+”高效产业,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产值,还促进了生态循环。

  徐富贤说,近年来合江杂交中稻头季稻产量表现亮眼,每亩产量可达650公斤,再生稻每亩产量可达200至300公斤;“稻渔共作”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和冬水田延长鱼类等的生长期,每亩产值约3000元,在全川处于中上等水平。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扎实推进大春生产,我省将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惠农政策,大力推广稻菜、稻药、稻渔、粮经饲等复合种植(种养)模式,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1月四川实现网络交易额3410.2亿元 四川新设11个高职专科“国控专业” 四川查处违规校外培训机构268家 川航首架A350“大运号”主题涂装飞… 川茶凭什么打了场“翻身仗”? 四川:抓好春耕春管和大豆扩种等工… 四川省下达168亿元农业补助资金 四川实施多个专项行动 剑指“舌尖…
推荐文章
系列举措酝酿出台 开拓内外市场为… 商务部回应高增长基数条件下的“20… 新《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3月起施… 山东九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产品技… 山东国企重点改革领域将建立常态长… 山东:“专精特新”企业破茧成蝶 山东: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产能年内应… 山东力争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