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发改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按照“严定标准、严控数量、统一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建立全省特色小镇清单和创建清单。这意味着,特色小镇的建设将再次严控。
之所以说“再次”,是早在今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公布四川省特色小镇名单和创建名单的通知》中,已经提及类似观点。那么,严控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如何严?
全省总量控制在50个以内
实行“有进有退、优胜劣汰”
严控,最直观地体现在数量上。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国家发改委已明确:人均GDP少于1万美元省份的清单内特色小镇原则上不多于50个。按汇率计算,去年,四川人均GDP并没有突破1万美元大关,特色小镇动态保有量只能控制在50个以内。而根据《通知》,四川特色小镇现有17个、创建名单24个。
认定命名的流程,也变得更为严格。根据《意见》,除省政府外,其他任何机构、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不得再命名特色小镇,未纳入特色小镇清单和创建清单的以市(州)人民政府为主体进行分类处置。对行政建制镇和传统产业园区错误命名的虚假“特色小镇”、单纯房地产开发等项目自我冠名的“某某小镇”,以及停留在纸面上、未开工建设的虚拟“特色小镇”,要立即除名。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程序及时废止此前印发的特色小镇文件。
严控,更体现在看得见的硬指标上。先看规划,根据《意见》,特色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不少于0.5平方公里,文化旅游、体育和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上限可适当提高;建设用地亩均缴纳税收额不低于10万元/年;坚决防止破坏山水田园和大地风貌。
再看风险防控。《意见》中,有两处提法十分罕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具体而言——要注重引入大中型企业作为特色小镇主要投资运营商,坚决避免政府违法违规举债建设,县级政府法定债务风险预警地区不得通过政府举债建设特色小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比例,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除原有民居外,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不超过30%,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
这些指标的设置,将成为小镇考核与“升降级”的重要依据——今后,对纳入全省特色小镇创建清单的,待考核通过后按程序转入全省特色小镇清单。对纳入全省特色小镇清单的,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进行评估,实行有进有退、优胜劣汰。
为何严?
让“特色”真正名副其实
杜绝“千镇一面”“挂羊头卖狗肉”
业内人士评价,严控特色小镇建设,源于过去多年来建设太多、认定太滥太宽,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
“一拥而上。”成都某城镇设计单位负责人坦言,2016年之后,“特色小镇”命名权已经不再是住建、发改、财政3家单位的“特权”。在其他业务主管们的介入下,森林小镇、康养小镇、文旅小镇等随后进入人们视野。前述负责人坦言,曾在一个乡镇,一次性见到六七块各种名目特色小镇的牌匾,“有的甚至是各类协会颁发的,有的还没建成牌子就给发了。”
过多、过滥,这是社会对特色小镇的印象。不仅口碑不佳,运营过程中的失败案例频出,更是让不少建设运营主体背上了债务负担,也影响了公众对特色小镇的评价。一拥而上者不少在大浪之中“溺亡”,“空心镇”“鬼镇”并不少见。
业内认为,“千镇一面”“挂羊头卖狗肉”之下的特色小镇没有“特色”,是最根本的因素。“除了名字,建筑风格和特色小吃基本一模一样。”这是不少游客在游历特色小镇后一致的“吐槽”。
眼下,严控数量、严把质量关,其目的就是想让“特色”真正名副其实;同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让特色小镇发挥其衔接城市与乡村的作用,为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共同富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怎么建?
以产业为核心
为特色小镇打牢“地基”
特色小镇怎么建?先看定位。《意见》提出:特色小镇是一种微型产业集聚区,具有细分高端的鲜明产业特色、产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特征、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特点,既非行政建制镇、也非传统产业园区。
何为微型产业集聚区?《意见》给出功能描述,即重在培育集聚细分产业,承接中心城区转移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增强生产生活、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功能,着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载体、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
再看建设途径。产业是“当头炮”。具体来说,坚持“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打造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控制指标是:特色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全员劳动生产率原则上不低于20万元/人,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接待游客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0万人次/年。
“没有产业就没有基础,自然就没有特色和产出。”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指标就等于在给特色小镇“施压”,“不然,就背离了特色小镇的定位和建设初衷。”
就业紧随其后。其控制指标是:“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20%;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原则上不低于2.5%;吸纳就业人数原则上不少于2000人。
其他方面,在产城人文融合上,特色小镇绿化覆盖率原则上不低于30%;投资运营机制,以企业规模投入为主、政府有效精准投资为辅,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期内建设用地亩均累计投资额原则上不低于200万元。
“这些涉及投入、产出、就业等领域的指标基本就是‘红线’和‘高压线’。”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此一来,可以倒逼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建设、运营管理水平。最终,让特色小镇变得更加“名副其实”。(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