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尖15元/斤,西兰花10元/斤,黄瓜8元/斤,白萝卜3元/斤……近期,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不少消费者惊呼“菜价赶上肉价”,“蔬菜要吃不起了”。
菜价高企的同时,一些菜农却坦言,今年种菜损失惨重,“亏了20多万元”。这一涨一亏背后,原因为何?菜价何时会回落?如何稳住老百姓的“菜篮子”?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有多贵?
黄瓜、莴笋同比上涨近3倍豌豆尖单价冲上15元
10月25日一早,成都市金牛区马鞍北路农贸市场已热闹起来,各种蔬菜琳琅满目、新鲜诱人。但上涨的菜价,却让一些消费者不敢下手。
“西兰花过去3-4元/斤,现在要10元/斤,芹菜从2-3元/斤涨到7元/斤,萝卜过去一斤才几毛钱,现在卖到3元/斤。”成都市民向继钊在市场上逛了一圈,最后只买了一些芋头。
豌豆尖的价格更是“一飞冲天”。“1斤豌豆尖15元,比肉还贵,我买一大块鸡胸肉才7元。”市民吴新宇感叹。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近期叶菜、瓜类蔬菜价格普遍上涨,西兰花、黄瓜、莴笋等菜价同比上涨近3倍。
菜价上涨,菜贩却唉声叹气。“过去一天能卖五六百斤莴笋,现在一天只卖得到一两百斤,菜价贵了,买的人就少了。”菜贩刘志强有点无奈,当天凌晨2点,他就到位于彭州的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又名:濛阳市场)进货,“市场转完了都没有找到便宜一点的批发商,差点开空车回来。”
作为西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濛阳市场的蔬菜“买全国,卖全国”,对菜价变化极为敏感。
该市场工作人员毛刚给出一组数据:近5年来看,白萝卜的批发均价在0.5-0.7元/斤,“遇到滞销,只有0.1-0.2元/斤,但今年白萝卜的批发价达到1.2元-2元/斤。”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2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6.04元/公斤,而在9月27日,这28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4.48元/公斤。仅仅一月,涨幅达34.82%。
有多惨?
低温多雨致蔬菜减产白萝卜田每亩损失上千元
菜价高涨,但彭州市濛阳街道白土河村的蔬菜种植大户赵光友却直言,今年种菜损失惨重,“已经亏了20多万元”。
赵光友在当地承包了300余亩土地,实行“菜-稻-菜”轮作,但今年的几场秋雨,让莴笋、白菜被淹、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最近几天,他正忙着和农民补栽莴笋。
由于气温低、雨水多,今年蔬菜上市时间推迟了十多天。“看嘛,地里的豌豆尖都不长。”赵光友指着200多亩豌豆尖,叹了一口气,“过去一星期就可以‘掐’一次,今年半个月才‘掐’一次。”
受气候影响的不只是豌豆尖。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近期调研发现,受低温多雨影响,近期彭州各个品类的蔬菜普遍减产5%-10%。
“往年这个时候,四川本地菜供应还比较充足,但今年寒冷天气来得早,本地蔬菜提前下市,大部分要从省外调运。”毛刚说。
南充、遂宁是四川省白萝卜的主产区,但今年秋季雨水偏重,嘉陵江、涪江水位上涨,导致沿线菜地大面积被淹,蔬菜受灾严重。“200多亩白萝卜都被淹了,基本绝收,每亩损失上千元,至少亏了20多万元。”10月26日,南充市南部县铁佛塘镇杏儿村的蔬菜种植大户王勇,还在等待天气放晴,重新补种。不过即使补种,“也赶不上春节上市了。”
再看国内其他蔬菜产区。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会长、成都市流通协会副会长陈孝建介绍,秋季蔬菜以北方产区为主,但今年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灾害,菜田被淹,减产严重。
为何涨?
市场供应不足农资价格上涨,种菜每亩多投入三四百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汛情、低温天气影响,蔬菜减产,市场供应不足,正是此轮蔬菜价格上涨的首要原因。此外,菜价上涨还与生产、流通成本增加直接相关。
“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价格都在涨,种植肯定受影响。”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天竺村的蔬菜种植大户周刚坦言,今年春节后白菜和莲花白价格才一两毛一斤,前期菜价低迷,再加上种菜成本高涨,打击了不少菜农的种植积极性。
与低迷的菜价相比,蔬菜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类农资价格却一路高位运行,尿素价格涨至3000多元/吨,每吨比去年上涨了1000多元。“一亩地用肥200斤左右,仅化肥成本就增加100多元,种子每公斤涨了五六十元,再加上人工成本,每亩至少多投入三四百元。”杏儿村蔬菜种植大户王勇说。
虽然与种粮相比,种菜的效益更高,但风险也更大。“如果不减产,行情好,亩产五六吨蔬菜,净利润可达1万元。”王勇说,但今年由于成本高,前期种菜都是亏本,一亩损失几百上千元不等。
北方产区的菜价还受煤炭价格影响。“冬季北方蔬菜从露地转向大棚种植,大棚蔬菜需要用煤炭升温,今年煤炭价格高涨,进一步刺激蔬菜成本上升。”陈孝建分析,今年北方的瓜果类蔬菜价格回落空间不大。
此外,受疫情影响,运输、人工成本也在上涨。“运费一吨涨了100元。”毛刚介绍,四川的西兰花、辣椒、毛芹等蔬菜都要从甘肃调入,但近期兰州疫情导致交通管控,调运车辆困难。再加上油价上涨,进一步拉高了流通成本。
何时休?
天气不利属短期矛盾11月中下旬菜价有望回落
“天气不利导致蔬菜断档属于短期矛盾。”陈孝建认为,此轮价格波动最大的主要是叶菜,叶菜生长速度快,一旦天气好转,随着四川、广东、海南、云南等地蔬菜大量上市,菜价有望在20天内回落。
从后续供应来看,蔬菜产量也有保障。四川是全国冬春蔬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今年全省蔬菜种植规模与往年持平。”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五。
以四川蔬菜主产区——彭州为例,当地实行的“菜-稻-菜”轮作模式已十分成熟。“今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在82万亩(含复种),有的种植户种快菜,秋冬还可以种两三茬蔬菜。”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廖俊波介绍,预计11月中下旬,彭州冬春蔬菜将大量上市。
链接
蔬菜保供 多措并举
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时常发生。为稳定“菜篮子”产品价格,2017年,国家出台《“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主要考核全国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等36个城市,成都位列其中。其中,建设蔬菜保供基地,稳定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成都益民集团通过联建、共建等方式,已在成德眉资、三州等地建立蔬菜保供基地28个,总面积达6.11万亩,今后还将在川渝等地建立12万亩的蔬菜保供基地。”成都益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零售端的益民菜市大力开展基地直采直供合作,以大白菜、莲花白、莴笋、黄瓜等大宗蔬菜为主,平价销售。
10月27日,乐山市夹江县漹城街道城东社区,两辆货车满载蔬菜准备发往成都,这里正是成都益民集团与星盛家庭农场合作建立的1600亩蔬菜保供基地,主要种植无筋豆、西葫芦、豌豆尖等蔬菜。“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自产自销,免去了中间环节,可以低于市场价10%-20%的价格供货。”
针对农资上涨问题,在10月27日召开的全省小春生产视频会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需求预测,抓好调剂调运,尽快到村到店,满足小春生产需求。各地要抓好秋冬蔬菜生产,今年小春蔬菜播栽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