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已走过两年时间。本轮镇村建制调整,内江全市乡镇(街道)从121个减为83个,建制村从1607个减为926个,减幅分别达到31.4%和42.38%。
行政区域的“减法”,伴随的是改革成效的“加法”。如何抓住两项改革契机,打破原有行政区域、村级建制局限,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内江聚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的关切。
优化资源配置
机构编制是一种宝贵的行政资源,两项改革后亟需科学设置、合理配置。
内江在全省创新制定《乡镇机构职责与市县机构对应关系表》和乡镇(街道)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属地责任事项“三张清单”,梳理乡镇(街道)依法依规应当履行的行政权力、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应当承担的属地责任,初步解决了责任不明确、履职不全面和上级部门责任随意“甩锅”问题,厘清县镇工作责任边界。
同时,进一步明晰乡镇(街道)机构与市县部门“一对多”“多对一”工作机制,理顺工作对接、请示汇报和沟通衔接关系,建立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和职责体系。
让闲置公有资产“活”起来,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题中要义。
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确权颁证工作中显示,该村有一块24.9亩的原机砖厂建设用地,村党支部通过研究,以3万元/亩的价格将土地的经营权收归村集体。该村还通过引进“竹苑水乡”旅游扶贫项目落地,将其中11.54亩土地经营权通过挂牌方式,以金额290.4万元入股到总投资将达1.5亿元的“竹苑水乡”项目,通过作价联营,每年村集体稳定分红10万元以上。
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黄桷桥村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目前,内江已完成镇村公有资产清查和移交工作,盘活近16万余平方米资产用于保障基层办公阵地,提升便民服务,以及支持产业发展,如:威远县原铺子湾镇政府办公楼资产通过借用的方式,给威远县经开区用作办公地,合计盘活面积1754平方米。
内江还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涉改乡镇干部周转房保障。目前,已修订《内江市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筹集1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全市乡镇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全面推进资中县7个涉改乡镇干部周转房保障工作。
提升发展质量
“哦哟,今后我们这里还会更美!”8月16日,隆昌市普润镇印坝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明秀站在星光渔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山头向远处眺望,绿水青山相互环绕、白色洋楼分布错落有致、山下稻渔山上林果相映成趣等景象,让她对未来更加憧憬。
据介绍,隆昌市普润镇被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拟投资7亿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耕地保护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事实上,抢抓两项改革契机,内江不断在乡村发展的各个层面优化实施路径,创新方法举措,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在规划层面,内江启动22个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13个村规划编制,高效推动隆昌市普润镇和东兴区田家镇2个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在硬件设施方面,完成“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16.7公里,完成“产业路旅游路工程”32.8公里;完成1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向家坝灌区内江供水管道工程完成年度投资的74.9%;持续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乡镇市政设施和镇村建设管理不断加强。
在产业方面,深入推进乡村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在涉改镇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万亩,启动全市5个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试点;选取5个镇作为乡村旅游发展试点镇,完成市中区永安镇黄鹤湖旅游公路建设。
在集体经济方面,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全市集体经济试点村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率80%,并建立了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
增强服务能力
审核、签字、盖章……市民王长华帮助3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代办医疗救助申请,前后流程走完仅花了不到5分钟时间。这是记者去年在东兴区田家镇同福便民服务站见证的一幕。
如今,在“一枚印章管服务”“一个领导”授权蹲点做法的推广下,高效率便民服务已并不鲜见。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内江不断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启动省、市“三化”建设试点,在全省率先建立起镇级权责清单制度、公布镇级权责清单,服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进两项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内江在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着力,持续增强服务能力。
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已调整3所中小学(幼儿园)、13个教学点;实施闲置校舍转化利用、教师安心乐教、实施现代化学校建设三大工程,最大程度保障学有所教。
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规划区域次中心19个,市中区和隆昌市成为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省级重点监测县区。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家风文化主题院坝230个,建成农村“甜城悦读”试点书屋80余个,在镇(街道)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次。
提升养老育幼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开展全市农村敬老院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农村敬老院布局调整和功能提升;在全省率先开通运行“12345”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服务,完成“百镇千村、助爱牵手”儿童关爱服务项目103个,下拨资金160万元。
提高治理效能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
围绕“提高治理效能”,内江持续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创新城乡社区治理。
全面推进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八大行动”,完成全市70个镇党委、924个村、356个社区“两委”换届;全市乡村“两优一先”先进典型获国家级表彰2个、省级表彰11个;争取中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00万元,推动50个合并村试点集体经济融合发展。
制定村(居)民自治章程示范文本,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广“红黑榜”工作法,规范村级民事代办;创新村级议事协商形式,选取全市2个村为村级议事协商试点,以点带面提升治理水平。
积极打造特色社区,隆昌市、东兴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成功争取到2021年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资金370万元。细化“城乡社区依法履职事项、城乡社区协助办理事项、城乡社区工作负面事项”3项指导清单共73项内容,进一步厘清了部门、街道(镇)和社区的权责边界。
在完善农村司法体系方面,全市镇(街道)公安派出所由114个优化调整为88个,83个镇(街道)政法委员、128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此外,内江市83个镇(街道)组建起应急队伍,各县(市、区)对应急指挥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威远县投资1.15亿元建立县级应急指挥平台,大幅度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