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早在宋明时期,泸州坐拥长沱两江水运之利就已是全国著名的33个商业都会之一;建国初期,川南行署政府驻地泸州。纵观历史,泸州区域中心的地位已然凸显。
两江新城沱江六桥使群众出行更便捷
去年1月,中央首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泸州再次迎来历史机遇。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州遵循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全面增强城市创新力、聚合力、承载力、服务力,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实现外联内通
如何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泸州在依托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将发展立体交通放在了重要位置。
今年6月28日,D1758次列车从泸州高铁站出发驶往广州。泸州作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在结束其不通高铁历史的同时,也配齐了“水公铁空”四大交通要素。
目前,泸州依托四川第一大港口——泸州港,大力发展水公联运、水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泸州—昆明”铁水联运班列、泸州—广州(黄埔港)和泸州—钦州外贸海铁联运班列,西向开通的“蓉欧+泸州港”班列,与青白江铁路港联合建成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使得大宗货物可通过更加便捷、低成本的方式到达客户手中。
作为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的泸州云龙机场,现已开通航点46个,预计今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260万人次。除服务泸州本地旅客外,来自川南、渝西、黔北的旅客数量约占一半,辐射效应日益明显。
与此同时,G76厦蓉高速、G93成渝环线高速、G4215蓉遵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为泸州织起了“一环七射一横”的高速公路网骨架。截至目前,泸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9公里,居全省第三。而新近开通的绵泸高铁则为泸州织起了成渝地区1小时交通圈。
向外延伸,对内扩充。泸州发挥辐射功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城市交通。
在这当中,长江二桥及连接线工程将进一步加强中心半岛、沙茜组团与高坝组团等区域的交通转换,促进城市向东扩展;长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可有效分流长江大桥、国窖大桥交通量,改善城南片区交通环境,促进纳溪区与江阳区无缝衔接;二环路工程则将为改善城市各大组团交通联系,促进组团间交通快速转换起到积极作用。
完善城市功能 不断增强城市服务能力
完善交通对于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至关重要,而提升城市功能同样也是重要环节,只有环环相扣,才能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力、服务力。
今年1月开建,按90个班4500名学生规模规划建设的龙马高中目前已完成先期交付,并保证9月正常开校,迎接1500名新生入学。
仅用八九个月时间建成的龙马高中,不仅是对泸州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更是泸州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完善城市功能的又一举措。在不断配齐基础教育的同时,泸州还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等8所高校,满足本地及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教育服务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在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泸州还将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区域医药健康中心作为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泸州相继投入近100亿元,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市妇幼保健院二期等一系列项目已经建成投用;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二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市中医医院城南医院、市疾控中心等15个民生攻坚改善行动重点项目,将持续充实泸州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目前,泸州医疗卫生资源富集,拥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7所三甲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条件居四川省第2位,已具备为周边6000万人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泸州还坚持以城市更新为突破口,聚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提升生活生产服务功能,以未来视角、公共视角和消费视角开展场景研究,探索“公园+业态”“历史街区+业态”“非遗活态文化+业态”“社区+业态”等消费场景模式。围绕建设区域消费中心的目标,不断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打造长江上游消费城市名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原则,泸州正在积极探索、打造在公园中建城市的蓝田邻玉高品质生态住宅区,以生活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智能化生活为主的玉带河片区现代消费场景;打造以音乐、文化、艺术为主的酒谷湖现代消费场景;在保护历史文化基础上,打造大北街商业步行街。
老城提质新城创新 合力提升城市品质
近年来,泸州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城市品质也得到不断提升。
今年6月8日,全国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评审公布结果,泸州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坚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重大的民生工程和重要发展机遇的前提下,泸州已投入资金87.2亿元,建成海绵城市37.4平方公里。渔子溪湿地公园、茜草体育生态园、碧桂园生态城、二环路等一批海绵示范项目,有力助推长江干流泸州段水质由Ⅲ类提升为Ⅱ类。
“‘守护一江清水出川’是泸州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狠抓工作落实,努力走出一条长江上游山地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云春说。
城市发展,绿色打底;城市提质,以人为本。
泸州坚持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逐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在安全使用、居住功能、外部环境、市政配套、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把老旧小区打造成居住安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党群交融、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市已规划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65个,面积148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6.5万户。
一边不断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品质,一边不断规划新区域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品质。两江新城作为泸州市战略发展的主要版图,将围绕城市建设主战场发展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建设以人为中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主题突出、景色宜人的特色新城,着力构建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国家公园城市样板区,打造成渝地区高品质宜居新城。
“有人才叫城市。”两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尹德良认为,城市建设始终要以人民为中心。为此,两江新城在规划建设中采取创新资源和要素配置的方式,努力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发展格局。
目前,两江新城已完成控规优化提升,长湿新城(邻玉片区)城市设计及湿地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泸州柏木溪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泸州和丰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等项目陆续出炉。下一步,两江新城还将依托医疗、教育、体育等优势,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并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未来已来,泸州将以更高的战略定位,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综合保税区、中国(泸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平台的叠加优势,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源源动力。(泸州日报记者 黄勇 李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