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专家杨华德在布隆迪培训育秧新技术。 受访者供图
新闻背景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四川就参与农业援外工作,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我省在全国最早成立农业援外办,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800多人次,占全国派出总量的近10%,赴非洲多国开展农业援助。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交流受阻,但农业援外工作并未停止。
走出去
7月初,布隆迪锡比托克省的500公顷水稻迎来丰收。蓝天白云下,金色的稻浪随风翻滚。田埂上站满了当地农民,他们兴奋地朝杨华德竖起大拇指。
这样的场景,杨华德不陌生。这位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农业农村局的水稻专家,如今是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在布隆迪开展了6年的农业援助,帮助当地水稻增产2-3倍。
像杨华德这样的四川专家,目前共有8位留守非洲4个国家,默默耕耘,播撒希望的种子。
他们做到了什么?
在极为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创造非洲水稻高产纪录
时光退回到6年前。2015年,受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选派,杨华德首次来到布隆迪。与布隆迪的“初次见面”让他印象深刻。
“民房破旧,道路坑坑洼洼,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基本上就是‘一把锄头打天下 ’。”杨华德说。
布隆迪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来自中国外交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该国人口1150万,人均GDP252美元,经济排名全球倒数。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4.6%。
“当地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杨华德说,水稻是布隆迪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虽然当地光热资源丰富,但由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落后,再加上稻瘟病流行,水稻产量很低,亩产水平仅相当于四川水稻亩产的2-3成。
要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水稻谈何容易。
2015年以来,杨华德和专家组成员通力合作,从四川引进水稻品种,从育秧、密度、水肥管理、杂草防控、病虫防治等环节一个一个参数地试验、优化,经过近4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了《水稻栽培技术规范(草案)》,为当地提供水稻栽培指南。
2017年,他们在布隆迪创造了13.86吨/公顷(924公斤/亩)的非洲水稻高产新纪录。水稻成片示范田的产量达10.5吨/公顷(700公斤/亩),是当地平均产量的2-3倍。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南南合作”框架下,根据农业农村部安排,从2012年起,我省实施了中国-FAO-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今年57岁的卢远华就曾在该期项目中担任谷物生产专家。
卢远华是自贡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早在2004年3月,他就参加了为期2年的“南南合作”尼日利亚一期项目,此后,又在2009年8月-2010年8月、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分别赴几内亚比绍、乌干达开展农业援助。
乌干达被誉为“非洲明珠”,但当地农业基础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当地水稻产量多年来一直很低。”卢远华说,他们在各个项目点开展了7个批次的中国杂交水稻试验示范,产量达到9-10吨/公顷,是当地平均产量的3倍。
卢远华还记得,2014年进行水稻项目验收时,乌方项目协调员詹姆斯博士感慨道:“如果乌干达农民都能种出这样的水稻,就真的富裕了。”
在中国的农业援助下,在乌干达,杂交稻、狐尾小米产量均是当地产量的2-3倍;苹果产量大幅提升;种植户收入增长5倍以上;在布隆迪,农业专家组成功筛选出“川香优506”,成为在东非审定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同时专家组创下了非洲水稻高产纪录……
他们为何成当地最受欢迎的人?
不仅让农作物高产,更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最近,杨华德和专家组成员在当地举办了一场水稻专题高级培训班,布隆迪的政府官员、农业技术骨干等150余人参加了技术培训。
新冠肺炎疫情给工作增添了压力。公开报道数据显示,布隆迪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800余例,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脆弱。“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我们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杨华德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农业专家就在非洲传授水稻种植技术。不过要改变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并非一朝一夕。
“当地人有勤劳温和善良的一面,也有相当固执的时候。”杨华德说,比如他们抱定“水稻必须有水才能存活”的观念,导致大部分缺乏灌溉条件的农田长期撂荒。为此,杨华德在当地实施水稻栽培技术改革,引进旱育秧技术,将全生育期关水栽培改为干湿交替,减少80%用水量。
“最开始他们不接受这些做法。”杨华德说,经过不断反复试验示范,才逐渐扭转了当地人的观念。
在乌干达开展援助的卢远华也遇到类似难题。他发现,即便是官方编写的《水稻栽培指南》也存在误导。“指南里要求,每平方米要播种水稻种子2公斤,这是明显的错误。”卢远华说,每平方米适宜的播种量为小苗秧225-300克,中苗秧75克左右,大苗秧10-15克。“但当地人对我们的建议都坚决反对,直到我们育出的秧苗比他们的壮得多,才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质疑和不信任并未浇灭专家们的热情。从平整田块、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到最后的收割、脱粒、晾晒、大米加工……专家们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经验,给予全程示范指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民技术员。
杨华德的学生——恩达·伊克基就是其中一位骨干学员。他大学毕业后跟着杨华德学习种水稻,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如今31岁的他已是全国合作经济发展管理署署长,成为布隆迪最年轻的政坛新星。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当地水稻产量也大幅提升。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4村通过两年四季种植,人均占有黄谷从每年200多公斤上升到如今的890公斤,解决了全村134户1072人的吃饭问题。10多户村民还盖上了二层小楼,失学孩子回到学校,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看到当地水稻丰收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杨华德说,如今水稻示范、推广已拓展到了布隆迪的12个省。
为了提升当地造血能力,近年来,我省还实现从单纯技术援助向“技术+项目”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援助方式转变。在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中,我省助推7家企业抱团出海,在乌干达投资建设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
如今,农业专家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2018年11月,卢远华、罗中平等专家获得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2019年2月,杨华德、罗时德被布隆迪农牧业及环境部授予水稻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什么力量促使他们留守非洲?
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让非洲农民脱贫致富,架起中非人民友谊的桥梁
临近退休,卢远华做了一个决定,报名参加为期3年的中国-FAO-乌干达“南南合作”第三期项目。这将是他第四次远赴非洲。
妻子张林全是一名护士,在丈夫此前的5年援非工作中,她成了家中的顶梁柱。援非之初,通讯极不发达,夫妻俩只能通过书信联系,一封信单程需要15-20天才能送到。
卢远华在尼日利亚工作的两年间,经历了两次丧亲之痛。2004年7月,他的岳母去世;2005年5月,父亲又病逝。但责任和使命让他选择坚守在援非一线。“作为家中长子,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杨华德也常常思念远方的家人。自2018年3月赴布隆迪后,由于疫情阻隔等原因,他至今未能回家,与家人已分别3年零4个月。2020年5月,他的儿子大婚,也未能出席。
物资短缺、战乱频发……援外专家们在非洲克服了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2014年5月,张林全曾利用年休假到乌干达探亲,“没有水电,更不用说电视与网络,医疗条件很差,待了两个星期,真切体会到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艰辛。”张林全说。
直到近两年,在布隆迪的专家组入驻农业示范中心后,才有了带淋浴、空调的单间,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工作强度也很大。农业项目基地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专家们常常翻山越岭、四处出差。来到布隆迪后,杨华德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5时起床,7时就出发赶往各个项目基地,最远的基地要8个小时车程。
“常常有人问我,是在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下,才会选择一而再、再而三地到非洲?”卢远华的答案是:他希望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使非洲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架起中非人民友谊的桥梁。
这个梦想也在杨华德心中萦绕。援布隆迪的第五期项目还剩下不到两年,他还有很多计划等待实施:同当地国家农科院合作选育抗稻瘟病品种,建立品种的抗病体系和种子生产供应体系,在更多地方示范推广水稻高产高效新技术,减少饥饿和贫困问题……(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