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这所学校因川藏公路而生
发布时间:2021-04-14 09:13 | 来源:四川日报


  川藏公路,又称川藏线,从成都出发,经雅安分南北两线通往西藏拉萨,因沿途险峻绝美的风光让无数骑行和自驾爱好者心向往之。

  这条公路,始建于1950年4月,通车于1954年12月。提到这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建的公路,绕不开一所学校——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因川藏公路而生。”站在重庆交通大学档案展览馆里,解说员杨玥指着一张老照片说。照片上,大家正欢庆川藏线建成通车。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藏公路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山高、谷深、河多、流急,要在这一区域搞好交通建设绝非易事。1950年7月-10月,承担川藏线建设重任的公路专家穰明德带着一队精干技术人员在崇山峻岭中进行艰苦的勘察。在修建过程,尤其是二郎山线段的施工中,看到赤手空拳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穰明德有了切身的感受:如果没有交通专业技术人才,修路将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1951年,为修建川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建重庆交通大学前身——西南交通专科学校,穰明德任首任校长。

  在川藏公路的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难关就是架设跨越怒江的铁桥。铁桥能否按时修通,直接关系到1954年能否通车拉萨。为了给怒江桥段进行准确定位,穰明德带队从邦达步行到东久,走了30多天,步行行程达到1250公里,最终选定了建桥位置。

  杨玥说,这样一位老校长,其实只读过一年私塾,他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在战争中挤出时间自学。为了更好地筑路架桥,为了新中国交通事业发展,他在修筑川藏公路期间,根据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亲笔写出了10万字的手稿,也就有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公路建设专著——《西南公路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它既是学校科研创新的星星之火,也是学校办学育人的炙热初心。”杨玥说,重庆交通大学自1951年创办以来,经历了多次改换校名、多次变更隶属关系、多次搬迁校址的办学历程,不变的是为交通运输事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初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婧)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四川发布11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40… 四川省首部古镇保护条例6月1日起正… 满载1250吨川茶 四川省首趟茶叶国… 朵朵“梅花”演绎时代变革 川剧史上首位女编剧徐棻追忆红星路… 精彩剧目看过来!四川省庆祝建党10… 成为保护动物以后 画眉鹩哥还能养… 国家保护陆生动物 “四川队”新添1…
推荐文章
天津:3年新建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 北京:全年确保427个小区纳入改造 江苏省分解下达年度全省用水计划指… 河北重大民生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河南: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7… 江苏:七部门部署农村水利建设管护 四川省下发16.5亿元乡村振兴奖补资… 山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