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泸石高速公路建设现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摄
继雅康高速、汶马高速后,四川又一条进入甘孜、阿坝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面开建!3月22日,从四川交投集团藏高公司传来消息,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全线10个标段、61个工点已全部开工,7处互通、18座隧道、8座重要涉水桥梁正开足马力加快施工。
泸石高速衔接雅西、雅康高速这两条川西交通大动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的“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泸定至石棉的通行时间将由2.5小时缩短至约1小时,高速公路通达海螺沟景区,对完善民族地区路网、促进沿线旅游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条高速公路将是什么样子?它的建设将攻破哪些“极难”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建设现场为你提前打探。
桥梁
四跨大渡河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桥型
从石棉往泸定方向行进,逆大渡河而上,省道211线两侧全是崇山峻岭,河谷幽深,泸石高速的建设工点一路可见。泸石高速沿狭窄的沟谷布线,全线四跨大渡河,位于泸定境内的得妥特大桥就是之一。
200多米宽阔的水面上,一座钢结构的施工便桥已经搭成,便桥一侧,3个涉水主墩正在进行桩基建设,传来阵阵巨响。“大桥建设事关全线进度,水中墩柱又是整桥进度的关键。”四川交投藏高公司泸石高速泸定代表处处长闫红光说,自去年入场以来,大桥建设就加大力度推进,春节期间也没停工。
长1500余米的得妥特大桥场址靠山的一侧,有一处裸露的滑坡面,仿佛青翠山体上一个巨大的伤疤。“这座山是一个古滑坡体,地质非常脆弱、复杂,不适宜打隧道,只能避让,在附近架桥。”得妥特大桥设计负责人、四川省公路设计院工程师汪洋介绍,大桥位于著名的龙门山构造带和鲜水河-滇东构造带,地震烈度高,且频发山洪、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山区河流暴涨暴落,选择适合的桥型非常重要。
在建设单位四川交投的总体构想下,四川省公路设计院研发了钢管混凝土桁式墩+双钢箱组合梁的桥型。“这种韧性结构体系的成套组合运用尚属首次。”汪洋对记者说,该桥最大的特点是“韧性强”,能接受一定的变形和冲击,而且所有结构件都是装配式的,在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可实现智能建造,工期能节约9个月以上。
据介绍,4座跨大渡河的桥梁,都这样经过反复研究、因地制宜地选择了适合的桥型。
隧道
全程近七成都要“钻洞”
建设将填补工程界技术空白
桥梁建设难,隧道建设更难。
四川公路设计院驻泸石高速现场设计负责人马青力告诉记者,泸石高速全线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综合考虑建设和运营安全,多采用钻山打隧的方式穿越,全长有67公里隧道,隧道占比达69%。18座隧道中有11座是特长隧道,长7.3公里的大岗山隧道、长6.9公里的得妥隧道是全线“唯二”的控制性工程。
四川交投藏高公司泸石高速总经理肖锋介绍,在项目建设前期已超前谋划,积极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确保解决高地应力活动断裂带区域隧道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灾害难题和技术瓶颈,“这也将填补高地应力活动断裂带区域隧道建设技术领域空白。”
泸石高速还有个特点是风大。地处川藏梯度带典型的构造区域,环贡嘎山脉,沿大渡河沟谷布线,造就了泸石高速沿线风场环境的变幻莫测。在走访中,记者所到点位风声呼呼作响,风大的时候,人都被吹着走。泸石高速董事长袁飞云表示,对于这一环境特点正在认真研判,将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扫除影响工程品质的一切障碍。
环保
建设污水“零排放”
18座隧道、72个洞口施工“零开挖”
从泸石高速的路线平面图来看,其所在区域靠近贡嘎山冰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有海螺沟风景名胜保护区、田湾河风景名胜保护区、安顺红色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修路、打洞、架桥,泸石高速采用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工艺,提升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水平,打造“环水保示范工程”。
全线建设污水“零排放”。在伞岗坪拌和站,记者看到,项目现场有专门的污水处理区域和完整的处理体系。泸石高速石棉代表处处长刘兴臣说,施工场地的生产废水,通过水系进入大型沉淀池,被抽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砂石分离机分离出砂石,泥水再进入专用的搅拌池,抽入泥水处理压滤机,将泥水分离,清水进入清水池循环利用,泥沙则压成饼,晾晒后再回收利用。“在这个拌和站,平均每天处理污水200立方米,完全实现了‘零排放’。”
全线18座隧道、72个洞口施工“零开挖”。石棉隧道进口处,洞口往外凸出,右洞洞口外一个巨大的圆弧形模块正在建设,待喷浆加固后将推到洞口,成为进洞的“门”。泸石高速TJ10标、四川交投建设项目经理萧朝林告诉记者,如果把山体看作一块豆腐,一般的隧道建设是把“豆腐”斜削一刀、再在斜的横面上打洞进入;而“零开挖”则不破坏山体表面,外接洞口再打洞,相当于把隧道洞口往外拉长了数米,保护了隧道边仰坡原生态植被。(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