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1月08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不惧北风怒号 七旬匠人雪中修葺杜甫草堂茅屋
发布时间:2021-01-08 09:05 | 来源:封面新闻


  1月7日,小雪纷飞中,74岁的刘明富又来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他可能是最熟悉杜甫草堂茅屋的人了。和竹子茅草打了50多年交道的他,已经近10次为杜甫草堂博物馆修整茅草屋。他不知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具体含义,在他的眼中,那只是没有绑牢的结果。

  2021年1月7日,风雪中,刘明富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修葺茅草屋。

  今年1月,来自成都市郫都区的刘明富和老伙计们又出现在这里。一把蔑刀、一副锯子就是他的全部工具。从1996年杜甫草堂恢复重建茅草屋开始,刘明富就成了杜甫草堂茅草屋的“御用匠人”。

  2021年1月7日,大雪中的成都杜甫草堂。

  小毡帽、薄棉衣,蓝色的围腰布遮住下半身,一双棉鞋被钉满了茅草籽。刘明富举起蔑刀,手起刀落,青竹一剖为二,二剖为四,所到之处竹子顺势而开,如撕布一般干脆。他旋身坐在石阶上,双腿夹住竹条,又把它剖成竹片。这下,右手握刀,像削果皮一样,将竹片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剖成篾条和蔑丝。

  不同粗细、长短的竹片和竹条纵横交织,在刘明富手里变成了一顶“大斗笠”,端正盖在茅屋顶上。接下来,他借助竹架将成捆的茅草有序排列,再用之前削好的篾条层层绑扎固定。整个过程,只需要茅草和篾条,不用任何铁器。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些诗句,他并不知道。“杜甫就是个名人嘛,”刘明富比划着,听说当年他住在这里,茅草屋顶被风吹跑了。“那是没有绑牢靠,要是我给他盖,就不得遭风吹起跑!”“茅草屋其实很‘经事’(牢固)的,最长管得到三十年。”

  在成都,能盖茅草房的匠人已经寥寥无几。走上这条路,是一次偶然的相遇。

  17岁那年夏天,大雨淋坏了自家屋顶,刘明富爬上屋顶,从地里找来玉米秆修补。同村的老泥瓦匠恰好经过,看到这少年身手灵活,又不恐高,就问他“愿不愿意来帮我打下手?”刘明富眼睛一转,想到还可以挣钱,一阵讨价还价,最终工钱四六开成交。自那以后,师父走哪他走哪,师父拿大头,他赚小头。

  慢慢地,刘明富在镇上也小有名气。手艺扎实、不爱多嘴、价钱公道是他的制胜法宝。乡里乡亲口口相传,在他最辉煌的三四十岁,每年基本上一干就是七八个月,除了下雨天和夏暑几日,他从不停歇。刘明富记得,上世纪60年代,他的工钱是干一天一元钱,逐渐地涨到一天一元二角,工程大点的人家,一次可以赚十多二十块。

  最复杂、豪华的一个茅草屋是在一座廊桥上,“主人要求的花样儿多,龙门样式也不一样”,这一次难住了刘明富,他去看女人织毛衣、编辫子,再加上自己从师父那学的一些手艺,最后硬是做出来了。

  现在他的生意客户,要么是成都的杜甫草堂,要么是周边的农家乐馆子。茅草屋变成了装饰品。

  刘明富的徒弟已经都50多岁,74岁的他说自己再干两年就该休息了。(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四川:公务用车维修等服务按属地原… 四川集中公布全省劳动保障投诉举报… 四川累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1491亿… 包裹“瘦身” 比想象中要难 11个县劳动保障监察电话为何无人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四川对外… 在川外资金融机构达到45家 四川新增62家瞪羚企业
推荐文章
五部门: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 天然气局部地区供应偏紧 总体供应… 北京市石景山区推广冰雪运动 2020… 长三角铁路部门加大电煤运输力度 引江济淮工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广州 建好用好“两中心一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青海123个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