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日,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稻谷基地,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合社员工正在操作收割机收割稻谷。
抢丰收
一线问秋粮
眼下,正值水稻丰收季。虽然丰收在望,但粒粒皆辛苦,如何确保川粮颗粒归仓?近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和粮仓,实地探访从收获到加工、储存的节粮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效。
看收割
买新农机享补贴,一亩多收几十斤
9月22日,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金黄色的稻田里,几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路旁,拖拉机排成队,等待着“吃饱”的收割机前来“喂料”。
“同一亩田,现在比过去多收几十斤。”田坎上,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合社负责人廖兴华讲述了这几年的变化。
穿过稻田,尽头就是惠民专合社。院子里摆放着几十台拖拉机、收割机。“这台收割机总价20.5万元,政府补贴3.3万元;这两台总价各30万元,政府每台补贴5万元。”廖兴华说,政府补贴让自己有底气买更好的收割机,收割环节浪费也越来越少。
10多年前,廖兴华曾自费10多万元买了台收割机,帮周边农户收割挣服务费。但随着机器不断磨损,损耗率逐年上升。
“筛子烂了漏稻谷,分离装置坏了,稻谷和杆杆一起甩了。”他右手往外一挥说,假如人工收割损失率为0,那么当时的收割机使用5年后损失率达7%,本来能收100斤稻谷,结果只能收93斤。
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专合社陆续买了236台农机。廖兴华说,随着制造工艺改进,新收割机5年后损耗率不到3%。按无损耗亩产(收)1000斤稻谷计算,一亩田比过去多收几十斤。
“2003年以来,全省已发放农机购置补贴70亿元左右。”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今年8月四川省出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单台最高可享受2万元补贴。
看储存
给稻谷“盖棉被、吹空调”,粮仓损耗降到极低
中储粮金堂直属库,名副其实的“大国粮仓”,仅该库就储存大约1.5万吨稻谷。
9月23日,记者走进储存了4000多吨稻谷的12号仓库,拨开地面PE棉,稻谷露出真容。仓库保管科科长曾巨成说,PE棉厚3毫米左右,压盖在稻谷上能保温、隔热、减少水分流失,“冬季仓库通风降温,过去用大功率风机,风速快,蒸发多;现在用小功率风机,水分流失减少。”
指着仓库墙上4台空调,曾巨成说,每年5月至9月气温高时,仓库空调开启,将温度控制在20℃以下,有效减缓粮食品质变化速度。
仓库内,稻谷堆高度近6米,如何掌握中下层温度?曾巨成打开电脑,仓库中各个位置的温度数据一目了然,“设置了288个温度检测点,装有检测设备和传感器,可随时测温,发现异样及时进库检查分析,采取相应降温措施。”
仓库还安装了智能气调系统,将高浓度氮气充入粮堆,减少氧气含量,削弱细菌、害虫滋生繁殖条件,实现了绿色防虫。
多项科技助力,直属库稻谷储存三年后的保管损耗,从三四年前的0.7%下降至如今的0.5%,按照1.5万吨计算,能节约30吨。
小粮仓也在节粮。9月23日,营山县太蓬乡村民肖立春将刚晒干的稻谷收入铁皮储粮罐中,“以前是木柜子存,老鼠要打洞偷谷子吃;雨下多了,谷子还要烂。现在一点也不担心了。”
肖立春的储粮“神器”也有补贴。自2007年起,四川省连续开展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为全省160余万农户配置新型储粮装具,以年均6%的减损率计算,帮助受益农户每年减损粮食9600万公斤以上。
看加工
减少“美容”,每加工100斤稻谷多出1斤米
“嗡嗡嗡……”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合社厂房内,一台大功率烘干机正加紧作业。
廖兴华说,近些天,不断有村民将新稻谷送到专合社进行烘干作业。
“以前都是自己找平坝晒,麻烦得很,遇到阴雨几天都晒不干,一旦下雨没来得及收,就全泡汤了。”正在烘干粮食的锦花村村民冷缉龙说,经过一道烘干初加工后,损耗也大大降低。
企业也在努力。距离专合社不远处的四川锦花米业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从生产线入口到出口,稻谷经整理、除湿、碾压、脱壳后变成黑灰色大米,再经抛光、色选等程序变成乳白色。
给大米做“美白”,抛光是加工企业常用手段。此前有报道指出,因过度加工我国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
省农科院研究员郑家国说,过度抛光会导致最具营养价值的大米表层脱落,“建议推动企业切实遵循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严格限制过度加工,提高加工和转化利用率。”
锦花米业公司副总经理田吉勇对此表示赞同。“公司近年改进工艺,减少抛光次数,添加并更新了加工设备。”他说,现在有4台精米机,压力小了,碎米少了。
“与过去比,我们每加工100斤稻谷能多出1斤大米。”田吉勇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