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会上推出了《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规划明确,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总规划面积361.6平方公里,将立足成都创新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四区”为主的空间功能布局,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其中,“一核”即成都科学城。规划面积99.4平方公里,定位为西部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和大学创新平台汇集区,围绕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天府实验室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一核四区”通过数字链、创新链、价值链,集成创新要素资源,与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相嫁接,形成科学城发展的拓展空间。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将分三步推进。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人才激励、环境营造、投入保障5个方面推出18条创新举措,全力激发和释放高校、院所、企业、人才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则提出12项举措,在创新激励、创业孵化、人才公寓、股权激励、贡献奖励等方面精准支持。(记者 雷倢 程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