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1848件文物背后 那一段难忘的长漂壮歌
发布时间:2020-05-22 08:58 | 来源:四川日报


  ①宋元清在长漂油画前,油画中左二即是当年与长江搏斗中的他。

  ②长漂纪念馆前尧茂书雕像。

  ③冯春在尧茂书纪念碑前。

  5月15日,建川博物馆长江漂流纪念馆展陈提升后重新开放。

  一米多高的尧茂书纪念碑前,一群不再年轻的男子感慨万千,他们都是当年的长漂队员。这块专门从青海玉树运回来的碑背面,刻着所有当年参与长漂的队员名字,以及他们的热血青春。

  34年前,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以下简称“长漂队”)成功完成人类首次无动力漂流长江全程,一举轰动中外。

  34年后,纪念馆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改造,重新与公众见面。1000平方米展厅,1848件珍贵文物。当年漂流时的橡皮船和船桨已经老旧,各种老照片和书信也已泛黄,但它们所凝结的团结拼搏、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长漂精神”,在30多年后依然绽放光芒。

  1

  一座两小时敲定建设的纪念馆

  长江漂流纪念馆外,长江首漂勇士尧茂书的汉白玉雕像,眼神刚毅。步入馆内,队员们在激流中搏击的巨幅油画异常扯眼。时光让和长漂有关的文物褪色,被定格的漂流瞬间却仍然惊心动魄。

  建一座长漂纪念馆,是当年长漂人梦寐多年的愿望。2012年,他们偶遇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让梦想变成现实。彼时樊建川表态:只要有实物就行。队员们拿出1986年长漂队的队旗和部分实物,这位博物馆“狂人”很快在微博上写下一句话:“我想建一座(长漂)纪念馆。”两小时后,他把队员们带到现在纪念馆的位置,豪爽地告诉他们:这就是长漂纪念馆将来的位置。在樊建川看来,“这些长漂勇士明明知道是在以命相搏,仍然坚持完成漂流长江的壮举,他们的精神值得人们行注目礼!”

  当年一腔热血首漂长江的队员,纷纷捐出多年所藏。步入纪念馆,第一件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尧茂书1985年3月31日打给重庆长江橡胶厂的一张收条。

  1985年,美国职业探险家肯·沃伦将于当年秋天漂流长江的消息传到国内。四川乐山青年尧茂书慷慨激昂地表态:“漂流长江的先锋应该是中国人,征服中国第一大河的第一人,应该是炎黄子孙。”3月31日,他在重庆订了两条橡皮船,再经数月准备之后,于7月24日开始漂流长江之举。不幸的是,他在进入金沙江段的第二天,便在通伽峡遇难。

  为了完成尧茂书的遗愿,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次年6月在成都成立。队员李大放同样赴重庆长江橡胶厂订船,无意发现尧茂书的订船收条,说服对方将收条送给他。当纪念馆落成,李大放将珍藏多年的收条捐出,这也是目前收集到的长漂文物中尧茂书的唯一手迹。

  2

  一腔热血撑起一个漂流队

  漫步长漂馆,一封书信、一口箱子、一只望远镜,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激荡。

  作为著名的河流史发育专家,地矿部杨联康当时给长漂队写了一封信,回顾了与尧茂书的交往,也从专业角度分析了长漂所需的装备和存在的风险。这封保存至今的信件,也证明当年的民间组织长漂队在竭尽所能地进行着准备。

  “我们怎么会不准备呢,这可是要死人的事情。”前往参加纪念馆开馆仪式的长漂队员冯春指着一件皮箱说,“这就是当年在成都陆军学校训练时,学校送给我们的。”皮箱边缘已经磨破,但“成都陆军学校”几个大字还很清楚。

  当年,长漂队从来自全国的200多位热血青年中,挑选了首批6位志愿队员到位于什邡的成都陆军学校训练。6个队员配了8个教官,分别教他们军事地形学、越野、体能训练等项目,每天早上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进行5公里越野,完全和军队训练一样的强度。凭着一定要中国人首漂长江的一腔热血,6名队员不仅圆满完成了训练,训练结束后还“拐”跑了一位教官,为长漂队找到一位候补队员。

  “那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探险经验,不懂什么叫漂流,真的就是一种朴实的爱国热忱,就放下一切来了。”长漂队年龄最大的队员宋元清感叹道。

  当年,宋元清入队时37岁,如今,已头发花白、满脸沧桑。他当时是汉源县电影院的经理,收入不差,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是天生喜欢冒险的他,不仅参与了长漂队的前期筹备,还在单位不放人的时候宁愿被开除也要到成都。

  来自攀枝花的冯春报名同样决绝。当他看到《四川日报》当年发表的《长歌祭壮士》一文后,“热血沸腾”。后来听说长漂队招人,买了火车票就跑到成都报名。当时从攀枝花到成都要花16个小时,冯春为报名前前后后跑了7次。父亲坚决反对他报名,以断绝父子关系来要挟,他也不为所动。最后,是母亲含着眼泪同意放行,他才得以出行。

  3

  一次“小米加步枪”的长漂壮举

  上世纪80年代,当即将来华漂流的美国人已经装备几万美金一艘的PVC材质漂流船,用上了轻便耐用的碳纤桨时,长漂队还只能按想象训练和购置设备。

  “当时大家要经验没经验,要装备没装备。”宋元清说,长漂队的水上训练,是到大渡河找在江上赶漂的老船工当教练,让他们教大家如何辨别暗礁、如何走主水道以及如何划船。为了给队员们购置羽绒服,宋元清自告奋勇到南充买天歌羽绒服,因为这个牌子的羽绒服,已随中国南极科考队到了南极。听说衣服用于长漂,厂长不仅免费送了20套,还选用最好的进口面料,特制出既防寒又防水的长漂羽绒服。30多年过去,展柜里的羽绒服看上去依然蓬松厚实。

  另一款类似冲锋衣的黑色衣服,则是长漂队员的队服,由长漂队员张国宪设计。当时,张国宪还是成都印染厂的一名设计师。听说有一群年轻人要漂流长江,他自发给队员们设计了一套户外专业探险服,用的是防水功能的面料,缝了大大小小14个口袋。然后,印染厂加班生产出30套送给长漂队。在赠送队服时,张国宪看接收队服的何平和冯春还不如他壮,在长漂队抵达青海玉树后也跟了过去,最终补充进了长漂队。

  回力鞋、气垫床、木桨、救生衣、帆布背包、军用水壶……长漂队的装备和同时展出的美国长漂装备相比,看上去是那么寒碜。长漂队是民间组织,所有经费全靠社会赞助。为了省钱,队员们干脆自己设计船桨,再买来杉木请木工制作。杉木船桨搏激流易断,因此队员们的船上都会多装备几根。当年攀钢给长漂队赞助了宝贵的5万元,冯春一直想着如何回报。所以在长江源头,他用油漆在气垫床的橡胶布上写下“献给渡口市人民:攀枝花精神万岁!”的口号。如今,这幅口号也成为纪念馆重要展品之一。

  4

  一次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

  “长漂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探险史的一座丰碑。”长漂队副队长何平如今已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说起当年仍然眼角含泪,“当年大家是出生入死才完成了这场漂流。”

  “怕不怕死?”是长漂队员们和别人聊天时经常要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怎么可能不怕?”大家往往这样反问。宋元清说,“可能当时热情战胜了恐惧,另外对即将面对的困难也不了解。等到开始漂流举国关注以后,心里再虚也要稳起了!”

  纪念馆的一张照片显示,在刚刚进入长江源时,队员们还是兴奋的。他们发现江岸的一块石头压着尧茂书一年前留在那里的草帽,高兴地在那里合了影。然后,张国宪还带头策划在青海玉树直门达大桥旁为尧茂书立下纪念碑,在碑后面刻上所有参与长漂的成员名字。长江源头的涓涓细流没给队伍带来太多困扰,等到了金沙江段,他们开始面临真正的死亡威胁。

  如今,冯春说起尧茂书的牺牲已十分冷静,“他进入金沙江的第二天,在过通伽峡时就翻了船。落差太大了,装备又落后。他即使在这里不死,下去也会遇难,因为下面这样的险滩还有上百个!”

  长漂队就是在1986年7月27日漂到叶巴滩的时候,遇到数米高的跌水。船下去后不停转动,巨浪疯狂打击。坐在排桨上的队员赶紧各自下水逃命,但坐在密封船的3位队员并不知道外界情况。船最终被巨浪打烂,3人被无情的江水吞噬。“队伍中有人牺牲了,那个时候就开始怕了!”冯春坦言。

  然而,长漂队当时立下的壮志是母亲河漂流要一寸不落。再面对这样的险滩深峡时,四川、云南沿江一带的县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营救队员。也正因为如此,何平在时隔30多年之后,仍将沿江两岸父老乡亲的帮助挂在嘴边。

  在漂流老君滩前,宋元清亲自设计密封船,再到重庆盯着工人生产。他设计的这款密封船,里面多了4根橡胶柱,既可以把船撑起足够大的空间,也能在过激流险滩时有地方可以抱,不至于左右碰撞。他主动申请进密封船漂老君滩,结果一直从下午3点漂到次日凌晨4点,才被打捞起来。“刚开始我以为自己肯定要死了。”宋元清说,后来就完全凭着求生的本能,告诫自己不能睡,保持清醒。等他被救起时,早已头昏眼花、脚步虚浮……

  5

  一种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

  纪念馆内,参加了1986年中美联合长江漂流探险队的美方水上摄影队员保罗·夏普的一句话被放进展板:“我明白和认同中国人想首漂自己母亲河的愿望。他们的装备非常简陋,且没有接受过任何漂流训练。他们拥有的是他们为了中国而勇于冒险的精神。”

  长漂结束前后,国人为国争光、科学考察热情高涨,如黄河漂流、攀登珠穆朗玛峰等。冯春回忆,除长漂外,1986年还发生了两件大事:吕玲珑等一批摄影家组成考察队,驾驶国产摩托车穿越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纵横祖国五万里”;中国女排实现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的五连冠。女排队员孙晋芳曾经说过:“长漂队员不怕苦、不怕累,我们非常感动,要向他们学习!”

  长漂队员们的人生,也从此改变。冯春从当年的攀钢工人,转行专职漂流。至今他征服过雅鲁藏布江、科罗拉多大峡谷、玉树巴塘河、云南红河等多条河流,漂流里程超过1万公里。自称当年以投机心态加入长漂队的杨欣,后来投身于和长江保护相关的事业。当年的队长王岩和副队长何平,不约而同转行搞起房地产。他们各奔东西,但长漂精神,已经深深融入血液。正如曾经创业失败、如今事业成功的王岩所言,“当我们历经生死,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人轻言放弃。”(四川日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成都如何打造区域金融科技中心?未… 成都“雨衣妹妹”遭抢注商标 相关… 520 我们扯证啦 ! 四川省委书记两会前夕致信网友 欢… 四川代表团抵京 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四川分享植保经… 四川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首… 制定更精准政策措施让中小微企业轻…
推荐文章
稳外资系列关键政策加快落地 美国称将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开创能源革命“横琴模式” 践行“… 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这… 北京:城镇职工大病高额医疗费可“… 2019年全国近1.06亿人次获学生资助 发改委下达首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4.5… “天琴一号”完成在轨技术验证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