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一级的物联网项目,或者某个大项目的“总包商”中,基本上找不到本土企业的名字——
不久前,省内某部门人工智能“新基建”项目完工。作为实际建设单位,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没有出现在纸面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省外知名巨头的名字。
这让公司工作人员心里堵得慌,“(巨头)挂个名,拿走20%收益很正常,最多50%都拿过。”
这并非个例。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川企都表达了类似遭遇。“新基建过程中(这种现象)经常存在,巨头拿了项目再分包给省内小企业。人家挣品牌钱,我们就挣个辛苦钱。”省人工智能学会(筹)秘书长任志宇坦言。
这种现象削减的不仅是川企收入,更是四川抢抓新基建风口的能力。它为什么会出现?有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多方调查。
1
“不署名”的逻辑
新基建缺乏评判标准,找头部企业至少“不会出大错”
挂名,主要出现在政府新基建项目中。
“像城市一级的物联网项目,或者某个大项目的‘总包商’中,基本上找不到本土企业的名字。”省产业大数据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沈益民表示,直到垂直细分领域才容易看到本土企业的名字。
建了项目,为啥“不署名”?多位企业家坦言:不挂别人的名字,拿不到项目。
去年某地政府招标建互联网数据中心,2亿元的投资,“投标现场都是行业‘大佬’,还好我们也挂了个‘中字头’,最后中了。”成都万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说。
“政府新基建项目不太敢给中小企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如果给了中小企业,一旦出问题就容易招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质疑。而给业内巨头,这方面的担心会变小。
多位政府部门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当前新基建缺乏评判标准。“我们也知道有些本土企业建设实力很强。但不像传统基建,总承包需要的资质都有成熟界定。新基建没有,怎么办?只有找头部企业,这样至少不会出大错。”
也有工作人员提到,不挂名,本土企业在“硬指标”上就拼不过省外巨头。在招投标中,不管企业规模、过往项目还是企业信誉,本土企业都需要通过挂名来获得一份“漂亮的简历”。
2
现象背后的现状
越来越多省外巨头开始“亲自上场”,在川争夺政府项目
借巨头之名拿政府项目,有什么问题?
直接损失,是本土企业的收入。
挂名费用,在业内有个专属称呼——管理费。刘勇表示,其实巨头并不用“管理”什么,“如果各自分担一部分工作,就不是挂名,而是正常合作。”
受访企业家提到,挂名极大摊薄了利润。和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更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微利运行使企业无力投入研发,削弱了其行业竞争力。
四川本土新基建企业多属于中小企业——这也是挂名盛行的根本原因之一。某行业机构透露,成都人工智能企业中只有5家上市公司;川报全媒体集群MORE大数据工作室联合天眼查发布的数据显示,逾八成区块链川企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
越来越多省外巨头开始“亲自上场”,在川争夺政府新基建项目。据公开信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趣链科技等头部企业均开始在川布局新基建。阿里云表示,未来3年将投2000亿元用于新基建,而四川是其重点布局地区。
短兵相接,本土企业并不占优势。成都市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初步梳理的新基建项目,多数由省外巨头承建。
受访者都提到,新基建能力需要在实战中磨砺,而留给本土企业成长的“窗口期”并不长。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业务中心负责人拜正斌认为,如果没有政府项目的适度支撑和培育,很难在四川诞生有规模的新基建本土企业。
3
可能的解决方法
坚守市场化方式,从加入生态链开始
如何让本土企业摆脱“不署名”的尴尬?
成都高新区科技与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建议“抱团取暖”——可成立聚合本土企业的新基建平台,以平台名义去竞争政府项目,来满足相关“硬指标”要求。竞标成功后,再在内部进行分工。
但要根本解决问题,仍需培育出更多能独当一面、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巨头。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韩建飞建议,地方政府可组织专家遴选出一批有技术实力、具备成长性的本土新基建企业,给予其一定的机会倾斜。但赛迪智库政策法规所所长栾群等专家提醒,“地方保护”“资源堆积”等的无效性,已被实践一再证明。培育本土企业,需要坚守市场化方式。
多位受访者谈到,面对巨头,本土企业也并非毫无机会。“硬件上,短时间要追上很难。但在新型行业基础设施领域,如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细分市场多到巨头‘吃不完’,本土企业又更贴近本地市场、熟悉当地需求,完全有机会做大。”成都智慧星球科技有限公司CEO李辉表示。
不挂虚名,实实在在加入巨头生态链,也不失为一条成长路径。成都虚谷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少颖介绍,公司研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和曙光、华为鲲鹏系列服务器做了适配,各方也签署了相关协议,“华为、曙光在全国拿项目建数据中心,就带着我们的软件一起‘走出去’。”(□记者 熊筱伟 唐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