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载人航天器舱内抗菌材料研制及推广应用
送上“天宫”的高效广谱抗菌材料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载人航天器舱内抗菌材料研制及推广应用”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研制了具有高效广谱抗菌的系列杂化纳米抗菌材料和专用技术,满足了载人航天器设计和相关试验任务对舱内抗菌材料的要求。
项目成果参与完成了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关科研试验任务,支撑了我国载人航天器舱室材料选型和微生物控制的技术体系。经权威机构检测,纳米抗菌材料及制品对典型微生物抗菌率超99.99%。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成果应用近3年销售逾2亿元。
项目名称
膨胀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研究
攻克岩土“癌症”为高铁路基保驾护航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膨胀土在我国四川、广西、云南等22个省区市分布广泛,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急剧衰减等特性,性质极不稳定,在岩土工程界素有‘癌症’之称。”四川省勘察设计大师、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李安洪介绍,在膨胀土上修建高铁,路基变形控制被视为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标准为5-15毫米,是传统普速铁路的5%-10%,这种‘毫米级’变形控制是保证高铁高速、平稳、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
项目组经过10余年攻关,掌握了膨胀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成套技术,实现了膨胀土路基“毫米级”变形控制。
目前,这项成果已全面应用于成绵乐、成都至贵阳、上海至昆明、贵阳至广州、川南城际等10余条高速铁路建设,推动了高铁路基工程技术进步,也为成渝中线高铁、川藏铁路修建提供了技术储备。
项目名称
强适应型智能化电力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不惧恶劣气候的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主持完成的“强适应型智能化电力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针对电力巡检机器人的智能化等技术攻关,提出了基于仿人-膜计算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定位、导航与作业规划方法;实现了恶劣气候、复杂工况下对电网设备的高精度快速检测,具备智能化的电网设备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该项目已应用于全国28省880余座发电厂、变配电站等环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12亿元。
(四川日报记者 熊筱伟 王眉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