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卡口设点监测体温、戴着口罩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操作……2月17日,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当天,成都经开区内一汽大众、吉利高原、沃尔沃等整车企业也相继复工,投入生产。
一边织密疫情“防控网”,一边按下生产“重启键”,整车年产量超100万辆的成都经开区,正有序组织11家整车企业和3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两个多小时总装完成一辆轻卡
走进大运汽车的总装车间,长长的流水线上,工人们在各自的工位上组装各种配件。
“今天人还没有来齐,我差不多要干平时两个人的活。”组装工人饶成友是成都市新都区人,经过审核后成为复工的第一批工人之一,他所在的岗位主要负责布置底盘线。
吊装前桥、后桥,发动机,散热总成……随着流水线缓缓向前移动,车架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直到轻卡慢慢呈现。
“经生产车间(线)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后,该卡车生产线已达到国际标准,在国内属于一流水平。”大运汽车常务副总经理谢平介绍说,总装线全长312米,以车架为主体进行整车合装,共有40多个工位,车子走完1个工位需要3分半钟,两个多小时总装完成一辆轻卡。
该车间具备单班年产3万台、双班6万台的产能。由于卡车生产不同于轿车,是多品种小批量,所以很多工序都要靠人工识别、装配,汽车工人的能动性非常大。这个车间有270多名工人,分布在底盘装配、驾驶室预装和发动机变速箱合装调试3个工段。根据发动机、车架、轴距等组合配置,这里可生产近700个品种的卡车,还可根据使用地区分为平原版、山地版、高原版等。
力争上半年拉平生产进度
“整个公司1600多人,目前已有973人到岗。”谢平介绍,通常3月、4月、5月是商用车产销旺季,而今年春节比较早,年前预判2月、3月、4月就会迎来高峰期,因此,2月1日,公司就启动预案,随时关注员工身体状况,为力争早日复工做准备。
员工错峰用餐、直接送至车间工位、不聚集开会……大运汽车制定详细的防疫方案和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管控流程,对每一名员工的身体情况和活动轨迹进行细致摸排,准备好各类防疫物资,安排专人作为疫情防控员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大运汽车7个车间同时恢复运行,全面复工。
去年,大运汽车生产8万余台中型、轻型、重型卡车,产值超过150亿元。按照计划,今年生产8.5万辆各类型卡车。
“我们目前计划依然不变,力争完成预期目标。”谢平表示,整车生产涉及300多家供应商,而供应商正常供应是保证生产计划顺利执行的关键,因此,公司已经启动供应链应急预案,在某一家主供应商不能按时供应时,有其他相应的后备供应。
谢平认为,疫情对产品市场、需求肯定会造成一些影响,公司将随时紧盯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力争通过自身努力,上半年拉平年度生产进度,完成今年计划。”
复工准备的过程中,成都经开区相关部门主动上门,询问需求、提供帮助、开展指导,帮助公司采购到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并积极协调上游零部件产品供应、物流运输等工作,确保企业稳步复工。
“这段时间,我们正组织各个部门对这些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帮助他们做好防疫和复工准备。”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局副局长谢兴云说,截至目前,除了神龙汽车及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外,经开区内企业已经通过审查,陆续复工。(记者 罗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