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在以“绿色改变生活,健康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上,中日韩企业代表在对话与碰撞中,对合作有了更深的共识:合作不仅限于三国,“中日韩+X”的合作模式更值得期待。
聚焦绿色发展 企业也应有所作为
“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产品已经进入欧洲、非洲等市场。”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培根一发言,就亮出了“成绩单”。
低碳、环保、智能、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企业代表共同关注的话题。
“绿色发展跟科技创新密切相关。”俞培根表示,企业应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实现减少排放、降低损耗等绿色发展指标。
“新能源是未来不变的发展趋势。”在能源行业已开展多年业务的日本三菱商事董事长小林健表示,液化天然气环境负荷较小,具有运输便捷、安全性高、供应源多样化的特点,“我认为,20年后液化天然气的世界需求量将再翻一番。”
在很多企业代表看来,绿色发展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出行就是其中重要一环。“以成都为例,每天会有超过100万次的网约车、100万次的共享单车出行。”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曲越川给出两个数字。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日本三菱UFJ银行顾问仓内宗夫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不仅是政府的目标,企业也应该努力。
聚焦合作 实现“中日韩+X”合作
中日韩企业代表坐在一起,合作成为顺理成章的话题。
“我们的APP在东京、京都等很多日本城市都可以使用。”曲越川说,目前滴滴与日本超过300余家出租汽车公司合作,在20余个城市提供用车服务。
如何避免水土不服,实现合作最优?曲越川分享了一个细节。“相比中国,日本出租车司机的年龄普遍偏大,且习惯佩戴白手套。”为此,他们将字体调大,同时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接单功能,便于司机读取信息。
滴滴的成功,让韩国聚杰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理事郑承珉感慨:“在医疗健康领域,中日韩合作也大有可为!”在他看来,在医疗美容、生物制药、智慧医疗等领域,三国企业应取长补短。
谈及合作,小林健更具全球视野。“为何我们不携手共同开拓第四方市场?”小林健以液化天然气项目举例,无论是在印度尼西亚还是加拿大,都有与中韩企业合作的成功范例。在他看来,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地区合作中也应扮演重要角色。(记者 袁婧 邓翔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