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之家,公平正义之门”,写有12个金色大字的一面锦旗,满载着天津市民吴先生对法律援助律师的感激之情。
去年12月31日,吴先生与父亲冒着严寒,专程来到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正在中心值班的法律援助律师刘会玲送上了锦旗。《法制日报》记者见证了这一幕。
“没想到我的问题能够解决得这么快、这么好,真是太感谢您的帮助了!”吴先生动情地对刘会玲说。
原来,吴先生的亲属不幸遇害,让他陷入巨大的悲痛当中。去年5月初,吴先生来到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就其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申请法律援助。
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业务部副主任郝喆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为他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指派经验丰富的刘会玲律师为他提供法律帮助。
接到任务后,刘会玲马上与吴先生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案情和吴先生的诉求后,结合吴先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了合理可行的法律方案,并评估了其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法律风险。后来的日子里,刘会玲多次往返奔波于双方当事人和法院之间,为吴先生案件的合理解决付出了大量心血。
去年11月中旬,经过近半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吴先生终于拿到了相应的赔偿款,这让他们一家感动不已。
“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且十分高效;援助律师专业又温情,能够充分为我们当事人考虑,把我们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吴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感动。
窗口这边工作十分繁忙,热线那边同样是热火朝天。
“您好,这里是天津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记者来到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10多名值班律师正在紧张忙碌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您是赵女士吗?请问您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值班律师陈玥接起了电话,此时她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出赵女士之前曾有过相应的咨询记录。
“这次我有个民间借贷的问题想要咨询下……”电话那头的赵女士提出问题后,陈玥马上为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为赵女士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让赵女士感到十分满意。
陈玥忙碌的同时,值班律师杨秀颖等人的电话也响个不停。杨秀颖接到的是一通反映共享单车退还押金问题的咨询电话,当事人称通过涉事共享单车公司的App申请退还押金一直未果,多次拨打客服电话也无人接听,这让她很气愤。杨秀颖一方面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另一方面给她提供了一些法律方面的建议,为其依法维权指明了方向。
记者注意到,除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外,值班律师接听电话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有的刚解答完一个咨询放下电话,马上又有电话拨打进来。从早上8点半开始上班,到处理完赵女士的咨询,陈玥一上午接了16通咨询电话,以专业的法律素养和热情的态度服务群众。
“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度,2019年12月31日0时到11时,平台共解答各类法律问题咨询162人次。”天津市司法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卢堃告诉记者,虽然工作任务较重,但他们从没有因此放松过对工作质量的把关要求,平台对值班律师的工作情况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反馈机制,加之值班律师的高度专业负责,近年来群众工作满意度评价一直很高,去年好评率达97%。
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明说,为老百姓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接地气的法律服务,一直是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目标,中心未来还将充分立足服务职能,挖掘自身潜力,为天津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记者点评
若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动,相信没有人会冒着严寒远道而来,只为送上一面锦旗、道上一句感谢。锦旗送上的一幕充分说明,在法律援助律师的不懈努力下,切实为当事人解决了困难,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了法律援助的温暖,这项工作也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儿里。
一个电话,就能获得免费周到的法律咨询服务。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的忙碌场景让记者深切感受到,如今“12348”法律服务平台的“贴身免费法律顾问”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值班律师都十分专业负责,面对不断增长的工作量和各种疑难复杂问题,他们始终认真坚守岗位一线,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司法为民宗旨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