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新型智库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8 11:12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
[摘 要]经过十余年建设和发展,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已实现建设目标,堪称本领域的“学术高峰、人才洼地、交流窗口”,但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应做好顶层设计,整合优质资源,形成集成优势,完善分类评价,突出研究特色,提升社会服务影响力,加快向新型智库转型。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重点研究基地;智库
智库以政策分析、政策咨询为主要活动,以提供大智慧、大谋略为主要目标,发挥着影响公共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公共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社会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理应走在智库建设的前列。
本文基于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四次评估数据及首批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尝试从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历程及良性运行过程中,探讨当下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路径。
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历程
自教育部1999年推行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以来,经过十余年建设和发展,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本领域的“学术高峰、人才洼地、交流窗口”。回顾重点研究基地筹建相关背景、发展脉络及历程,总结基本经验,对于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新型智库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60年代初,基于当时加强国际问题研究的需求,一批实体性国别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包括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室、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与朝鲜研究所、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所由国家外事部门和高校共建共管,主要为国家外交政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它们独立于教学院系之外,是专门的外交政策研究机构,初步具备高校智库的雏形。
1978年至1991年,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恢复、重建,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等。此外,国务院相关部委在其直属院校批准设立研究机构234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在省属高校批准设立研究机构287个。这些研究机构在学科恢复重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咨询服务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体制改革来解决问题的发展思路,自此,全国教育系统开始积极探索管理模式改革。比如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按照“机构开放、人员流动”的新运行机制,构建以南开大学为中心进而辐射全国的研究网络,根据不同课题研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灵活组合研究团队。
1999年6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重点研究基地试点启动建设。历经五个批次的滚动评审筹建,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校相继设立151所重点研究基地。
重点研究基地发展现状
自1999年以来,重点研究基地共经历四轮测评。测评数据显示,重点研究基地在体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生力军”“思想库”“人才库”的作用,部分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其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研究能力持续提升。2015年评估数据显示,重点研究基地承担科研项目15718项。重点研究基地聚焦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重大项目集体攻关与合作研究,研究成果质量明显提高。
成果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科学研究硕果累累。2004年评估时,以基地名义在CSSCI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共4737篇(人均2.12篇)。“十五”期间,重点研究基地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713篇(人均6篇)。2015年评估时,重点研究基地共出版著作10497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约79970篇(人均13.77篇),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83项、获省部级以上社科优秀成果奖3598项。
咨政服务贡献相对突出。2015年评估时,重点研究基地向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交研究决策报告4663份,累计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3933项,41人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课,各类报刊刊发重点研究基地相关报道9510余次,电视专访节目播出2270余次,网络媒体和其他渠道报道5630余次。
人才队伍日益壮大。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名家、大家和中青年骨干不断涌现。2004年评估时,重点研究基地共有专职研究人员1227人,兼职人员1011人;2015年评估时,共有专兼职人员5809人,其中专职人员3289人,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5051人,占总人数的86.95%。
学术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2004年评估数据显示,重点研究基地共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475次。2015年评估时,重点研究基地共举办国际会议1281次、国内会议2929次,参加国际交流活动9060人次,参加国际合作项目632个。重点研究基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层次和水平均有明显提升。
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智库困境分析
自1999年首批筹建以来,重点研究基地始终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成为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研究咨询基地,其运行机制与智库的运作模式相似。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为智库的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公布的489家来源智库中,仅有28所高校的39个重点研究基地入选。当前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转型升级目标导向不明确。智库的组织目标源于政府决策层的施政意图,因此,智库主要以问题研究的实用性资政报告为业绩考核指标。重点研究基地以高校科研组织为运行载体,其研究人员绝大多数为高校专职教师。教师主要任务在于教学与学术研究,往往在行为准则、研究习惯及思维方式上存在路径依赖,将学术研究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根本途径,而对智库工作产生漠视或抗拒态度。加之高校对学术研究成果缺少完备、系统、客观的评价和奖励机制,致使重点研究基地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目标导向不明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咨政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重点研究基地的咨政服务涉及咨询报告、社会服务讲座、成果获领导批示等,咨政服务质量是评估重点研究基地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2015年的评估数据显示,七年间重点研究基地向中央、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交研究决策报告4663份,但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或者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并不多;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2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84项,但结项成果对政府决策的实际影响力尚不明显。智库存在的价值依据是“影响、参与决策过程并促进决策生效”。目前,重点研究基地在参与政府决策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僵化,评价标准单一。重点研究基地的研究对象复杂多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但现行高校科研评价主要以业内同行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也以学术论文、出版成果和高级别科研项目居多,评价标准单一、缺乏弹性,这制约了高校智库建设,致使“学者写的东西政府看不懂,政府要的东西学者写不出来”,重点研究基地与政府决策机构的“粘合度”不够。
基地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人才是智库建设的核心资源。重点研究基地基本囊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有高端人才,但缺乏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部门人员和具有实际政府部门挂职经验的学术人才。此外,科研团队中40岁及以下中青年占比较小,存在后续力量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重点研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高端智库的路径
当下,重点研究基地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向国家智库转型升级。
第一,明晰资源禀赋优势,做好顶层设计。智库是一种新型科研组织,其核心是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为高端智库的前提在于明晰资源禀赋优势,凝练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做好顶层设计。重点研究基地与智库都以“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能力”为目标,发挥着咨政服务功能。新时代,重点研究基地要以自身基础研究和学科资源优势为依托,紧密围绕“十三五”国家战略规划,从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际出发,按照“突出特色、强化优势、促进交叉、提升内涵”的理念,立足学术前沿,突出学科特色,注重科研创新,实现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型。
第二,整合优质资源,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为高端智库,必须整合优质资源,发挥高校研究机构的“适度超前”功能。优质资源包括高端人才资源、组织运行保障资源等,其中高端人才资源是关键。重点研究基地可建立以首席专家、高级研究员、智库科研岗位为核心的专兼职滚动的人才管理体系,做好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全方位服务人才发展。
第三,形成集成优势,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智库研究范畴趋向战略性、宏观性重大问题。研究问题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重点研究基地必须打破研究主体间的壁垒,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协同发展”“联合会战”集成模式转变,构建多元合作模式,开展与政府部门长期稳定的专项合作,建立顺畅、全面的信息共享机制,包括人员交流、信息联通、决策互动等。
第四,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分类评价标准。智库不仅要进行应用对策研究,而且要提供新思想、新知识、新战略。智库成果的多样性对多元化评价提出了需求。重点研究基地要按照“总体统筹、分类指导、动态优化”的思路,坚持“多元包容、择善而行”的原则,探索建立“以绩效为导向,以差异性评价为标准”的资源配置与评估制度,明确评价指标和要素,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构建有利于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建立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以政府、社会等用户“信得过、用得上”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机制,建立从创新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激发智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研究特色,凝练科研方向。重点研究基地既要有全球视野,更要以国内的现实问题为基准,创建中国特色的智库建设新模式。转型升级过程中,重点研究基地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找准自身定位,避免同质化重复研究。不同智库互补所缺、相得益彰,更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研究成果。比如,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部经济发展”为研究主攻方向,展开涵盖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多重维度的双多边机制下的区域合作研究,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丝绸之路”研究数据链,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第六,增强媒介推广能力,提升社会服务影响力。重点研究基地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需要更多分享、推介其独特的研究成果。重点研究基地研究人员要加强与政府决策部门的联系,实时跟进研究成果影响具体决策的进程,通过创建专题网站、召开专题会议或论坛、在报纸或刊物上发表评论等方式推介智库研究成果,以期影响政策决策的民意和社会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李丰庆、任保平,西北大学;白晓,教育部高校社科管理中心】
原载2019年第18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李丰庆 任保平 白晓
责任编辑:朱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