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首都2035年的教育什么样? 向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进军
发布时间:2019-11-05 10:35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面向2035系列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明晰了路径、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提出了“一地一案”“分区推进”的要求。从本期起,周刊将陆续推出各地2035方案或思考,敬请关注。

——编者

《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近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首都教育迈入了一个新时期——向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进军。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全国面向2035描绘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远景蓝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召开教育大会,加快研制各地的2035方案。

《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既体现了首都教育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又彰显了首都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在首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为中国教育发展贡献北京方案

《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编制历时两年半时间,全面谋划了首都面向2035年的现代化教育发展大计,即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成理念先进、体系完备、质量优良、环境优越、保障有力的首都教育,使北京成为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到2050年,首都教育达到发达国家前列水平,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先进城市。

作为首都教育的顶层设计,《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为新时代开启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有力举措,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首都教育面临新机遇、新需求、新挑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北京作为全国首都,《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设立首都应有的目标追求和任务要求,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发挥首都应有的作用,体现大国首都的风范和担当。

在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上,更加强调要放在突出的位置,提出“首都教育要在旗帜鲜明讲政治方面做好标杆和示范”,强调首都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首都未来优秀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是对标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总体战略安排、分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方案。

它更突出地域性,重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不仅强调了要在基本理念、战略目标、战略任务上与国家方案的对标,而且要为中国教育发展贡献北京智慧、北京经验、北京方案。

把脉首都教育国内国际的历史方位

从首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看,北京走过了以普及教育为重点的首都教育现代化探索奠基阶段和以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为重点的基本实现阶段,现在正处于以公平和质量为重点的实现阶段。“首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前列,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是对首都教育国内国际历史方位的精准研判,为2035战略目标的提出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同时,首都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综合考量了首都教育现代化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关系、首都教育现代化与首都城市现代化的关系、首都教育现代化与其他国家或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以及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认为要在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基础上,顺应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与内在规律,确立2035年、2050年的目标,使之既能体现首都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属性、不断提升功能贡献的进展,又符合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体现首都教育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与首善身份相匹配的标准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首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新期盼,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快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来解决。

《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正是立足于这些需求,直面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矛盾,在研制的初期梳理出了18个影响首都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针对学前教育学位短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充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必须回答好未来15年如何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如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何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如何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如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诸多难题,使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体制机制到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各项改革都取得明显进展。

特别是北京现在正处于城市转型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治理“大城市病”、提升首都功能,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实践,而这一点无疑对国家、对全国其他省市的城市建设更能体现出“北京样本”的引领作用。

从这个层面来看,首都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还要紧扣城市发展观念的转变,在城市与教育的关系和功能定位上,更加注重由“城”向“都”转变;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由聚集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变;发展动能上更加注重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市治理上更加注重由政府主导型向精治共治法治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

教育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检验的重要标准。教育和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各项民生实事一样,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大众,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公平性、优质性、多样性、便捷性、安全性等需求上下更大功夫。

首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正在由注重规模、速度及条件装备和技术的“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公平、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紧扣以“人的现代化”为重心开展课程、教学、管理、育人模式、评价等系列改革,成为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也把这种体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的“人本”思想贯穿未来教育改革的全过程,把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落到实处。

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蓝图已经绘制,关键在于按照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统筹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在思想认识上,深刻理解首都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负有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具体实施中,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担当作为。

坚持行政决策与科研引领相结合,坚持继续发扬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坚持科学评价与逐步完善相结合,坚持区级发展与市级统筹相结合,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把《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任务分阶段向前推进落实,奋力谱写出新时代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参与研制和起草《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

作者:尹玉玲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05日第5版 版名:区域周刊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连云港海州区检察院到江苏海洋大学… 抓学习 讲传承 重实践 安徽财经大…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20… 新都区向理塘县师生发放教育奖励基… 2019中高协校园高尔夫发展计划教学… 四川提出公办园幼儿占比2020年达50… 北京朝阳65所民办园转普惠增1.8万… 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