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社会上面向青少年、儿童的考级考证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竟谁是背后的推手?一些利欲熏心的校外兴趣班与考级机构举办者恐怕脱不了干系。他们精心编织培训、考级、升学的“一条龙”设计,打着“国家认证”“升学加分”的旗号,鼓动、暗示家长不惜财力为孩子争取“升学优势”。于是乎,兴趣培养变了味,考级演变成“拷级”。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甚至死记硬背的考级考证“集训化”课程,像镣铐一样锁住了原本天真烂漫的童心。
为了提升素质、激发潜能、发现特长,家长在学前阶段或中小学阶段完成学校课业之余,安排子女参加跆拳道、美术、声乐、器乐、棋类等兴趣班、辅导班学习,出发点没有错。这既是对孩子的学习水平、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和考量,也是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但是,作为家长必须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物极必反,过则为灾,凡事都应有个度。换而言之,家长送孩子参加兴趣班,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主动性才是最重要的。通过频繁考证考级等方式外在施压,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对孩子眼前兴趣特长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都不见得有利。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等一些行业机构组织的考证考级,本是一种素质教育量化的标准,是为了检验老师教与孩子学的水平。但目前组织考级考证的机构良莠不齐,令人担忧,除了专业的艺术协会和艺术院校,一些未经批准的文化公司甚至培训机构也在偷偷组织考级。以“升学加分”“择校优先”为诱饵,变着花样让考生和家长陷入考级考证的“混战”局面,孩子拿到的等级证书到底能否证明教与学的水平是个问题,届时能否获得升学加分也很难说。从这种角度看,为考级而考级没有多大意义。
笔者以为,作为父母,在对待孩子考级考证问题上不妨“佛系”一些。这并不是笔者“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提醒家长要在考级考证等问题上擦亮双眼、理性应对、放平心态。当下父母需要反思的是,家庭教育的初心、目的和宗旨是什么?家庭教育理念摆端正,大方向不偏离很重要。父母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和考证考级,完全没有“升学焦虑”也许做不到,但“虚荣心”“盲目攀比”的心态一定要不得。为孩子付出大量财力和物力,最终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所设想的那个人,更不是让孩子去实现当年父母未曾实现的梦想。“技多不压身”也许没错,但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考级考证过于频繁、身心俱疲,孩子恐怕就会被“压身”,甚至“压垮”。
践行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理念并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强调“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盲目攀比,防止增加孩子过重课外负担”,这些都值得每位家长好好反思。(金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