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北京市第四中学—— 价值引领学校课程
发布时间:2019-10-16 11:05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素质教育的落实要求。北京市第四中学(下文简称“北京四中”)始终把文化建设、价值观引领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进一步继承与创新百年四中的传统文化,努力形成有助于创新后备人才成长的学校课程文化。

通向未来素质教育的学校教育价值体系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我校提出“北京四中教育价值体系”,指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渗透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该体系有利于将德育与教学更好地融为一体,内容涵盖更加全面和广泛,更具层次性,更易于在教学中体现和渗透,可以更鲜明地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并且更加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它能具体指导我们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以往教育教学传统的总结提升,也是未来素质教育的方向。

北京四中是北京市第一批自主课程实验学校,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及专家的指导下,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名校优势,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课程建设,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制度创新为手段,技术发展为保障,通过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校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四中的办学质量。

培养杰出中国人的学校课程建设

在进入高中新课改阶段以后,学校首先制定了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和科学的理性,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融通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多元、和谐的发展,培养杰出的中国人。

在新中考、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的实验,按照教育部、北京市和西城区的整体规划,结合学校实际,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研引领。认真研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新中高考、新课程、新课标等有关重要文件,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各项工作的研究,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各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使学校课程建设在不断深化的同时走向更科学化的轨道。二是积极稳妥。学校课程建设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这需要学校有统一的部署,需要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在思想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建设。三是开拓创新。学校课程建设需要新理念、新思维,更需要创造性地将这些新理念、新思维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解决好课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总结为“三个坚持”和“四个结合”。即坚持北京四中课程建设总目标——“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建设世界一流学校”,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北京四中“人文基础,科技特色,多元发展”课程建设的理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为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在课程建设中“把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全体学生的多元发展结合起来,把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把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的构建与教学环节、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基本思路下,北京四中构建了学校课程实验建设“一个基础、两大体系、三个系统、四个平台”的框架。即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为课程建设理论基础,构建了学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两大体系,不断完善了课程实施系统、课程支持系统和课程资源开发系统,对于课程建设的某些热点和难点以特色班为试验平台先行探索。适应新的形势,在原基础上努力构建“价值引领、人文基础、科技特色、多元发展”四中特色课程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效课堂与综合实践

学校特别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四中“有效课堂”应关注的四个问题:备课时您想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或学生的发展目标了吗?怎样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或怎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进取?在课堂上怎样体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思想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理解并实践体现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面育人?

学校努力建立新的师生教与学行为模式,设置“情境化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体验性、过程性、发展性”为主要特征,形成师生互动的研讨形式。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和转变,突出探索了三种形式的特色课堂:探究性课堂、体验性课堂和自主性课堂,在自主课程实验中学校特色进一步凸显,学校风气活泼,学生生动成长,特别是大量选修课表现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

综合实践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其开设过程中,进行了许多富有特色和开创性的探索。比如,学校每名学生必须完成16个学分的综合实践课程。一是考察探究活动共6学分,以社会调查、科学实验、野外考察为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包括在完成至少两个课题或项目,进行校内的外出游学、科考、竞赛比赛、科技活动等学生实践活动等。二是社会服务活动共6学分,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为主,三年不少于30个工作日。三是职业体验活动共3学分,以军训、各种职业实习见习为主。四是党团教育活动共1学分。这些课程的开发极大激发了学生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开始真正地思考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所追求的人生价值。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第四中学副校长)

作者:谭小青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16日第6版 版名:校长周刊·人物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县老干部大学:召开主题教育学习交… 2019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 民办职业院校代表研讨民办教育发展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民政特… 北京联合大学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 华北电力大学助力打造北京大型社区… 北京中小学校长共研集团化办学 海南与浙大共建海南研究院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