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发布时间:2019-10-14 13:58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很多高校开展了“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生动展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国志向、报国行为。这一堂“思政大课”,体现了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仅仅理解为开设一门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课。办好思政教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筹划,要融入青少年终身学习、全方位受教的过程中来对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扎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从某种角度来讲,思政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工作,因而必须坚持唯实以求,不能搞花架子;坚持唯效是图,不能走形式。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将思政铸魂融入到素质教育全过程,才能保证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思政教育“不缺席”、思政学习“不掉队”。

无论课上还是课外,思政教育都要更加注重启发性教育。有人说,这是当前思政教育的一块“短板”。但从目前成果来看,我们完全有能力将之变成守正创新的“潜力板”。面向未来,思政课教学还需在思想启迪、理论武装和实践指导等环节,下功夫、做细活。一方面,改变照本宣科传统模式,探索案例教学等新方式,以理论的视野解读时代的需求、把握发展的脉搏。另一方面,理论学习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夯实思政教学的深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奋斗一线感悟人生启迪、在红色基地汲取精神力量。

还需看到,推进思政教育,也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加强“思政课程”的同时,着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打通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非思政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如此,才能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把思政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智库管理处副调研员,原载《人民日报》,有删节)

作者:徐晓明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14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县老干部大学:召开主题教育学习交… 2019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 民办职业院校代表研讨民办教育发展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民政特… 北京联合大学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 华北电力大学助力打造北京大型社区… 北京中小学校长共研集团化办学 海南与浙大共建海南研究院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