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的最好毕业礼物,就是把在建大的时光写成连载。”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2019届毕业生张懿文在豆瓣上发表的长文《我与建筑的故事》“火”了。
“文采蛮好,故事完整”“很羡慕这种热情与执行力”“大一建筑新生受益匪浅”……在豆瓣回应区,网友纷纷留言。
“目前,转载量已有8000多次,阅读量和收藏量都超过了预期。”张懿文笑着说。文章发表后,她会不时收到建筑圈朋友的鼓励,很多人都说从她的文字中获得了启迪,开始重新思考目前学习的过程和建筑的意义。
张懿文的任课教师——文章中提到的“拥有有趣灵魂”的“白玉兰”老师,也在朋友圈里为她“比心”:“是你们让我们变得更好,如果你们也觉得自己变得更好了,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2018年12月,还有半年就要大学毕业的张懿文准备“将自己从喜欢建筑以来,每次建筑观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契机加以回顾”,并把这些思考作为支撑自己在未来建筑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也当作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
利用空余时间,她开始回顾自己上大学以来的点点滴滴。“没想到一写就停不下来了,光一年级的内容就写了两万多字,花了两个月时间。”
张懿文告诉记者,能写出这么长的故事,得益于自己“时时拿着速写本准备记录”的习惯。大学期间,她一共记录了9本成长日记。她的日记里,有因为学习建筑而去过的地方、有画过的建筑草图、有做过的课程设计、读过一本书之后的思考,甚至是收藏的博物馆门票、乘坐过的机票,以及听过一场报告后对建筑以及建筑学的认知和反思……
当然,最多的还是那些深深影响过她的老师。
比如,“审美最独特、活得最潇洒、最自在具足”的美术老师任桑。第一节课,任老师告诉学生:“绘画功底的好坏并不重要,用心画画、养心,才能真正打动人”。还有“不苟言笑,说话直接”的吴老师,告诉她“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挥自己人生的价值”;空空老师会小心翼翼保护她内心的想法,从不否定她的方案……
张懿文将这些都记在日记本里。在她看来,老师和前辈们不经意间道出的人生感悟与经验、分享的案例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这些都让她感到厚度与温度,帮助自己迅速成长。
从大一时的“懵懂” 、大二时对建筑的渐感“入门”,到大三的“理性”、大四的“成熟”,再到大五时的“尝试突破自己”——5年的大学生活,让张懿文真切感受到自己学习建筑的“初心”——用建筑表达最真实的情感,即“最纯粹的‘心意呈现’”。
同时,她也收获了专业带给她的更多感悟。比如,在所进行的“从树枝——辣椒——灯具观察中,提取抽象空间结构”的训练过程中,从“形”到“空间”这一视角的转变,让她对整个世界有了“颠覆性的认知”。
“学习建筑,真的是训练思维和提高修养的很好方式。”张懿文写道,“很感激建筑专业学习在几年里,带给我的那些曾经没有的东西。”
2014年,因为对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筑大师的崇拜,怀揣着想要成为一名建筑师梦想的张懿文走进了西安建大。幸运的是,她被分到了教改班。
2012年,建筑学院原院长刘克成教授在建筑学专业展开“自在具足,心意呈现”的教学改革。刘克成说,建筑教育首先应当相信自在具足。“相信自在具足”的“启智”教育要让学生回归本心,坚信最好的设计不是模仿,不是要做得和别人一样,而是“心意呈现”。
在大一时的张懿文看来,刘克成教授倡导的教学改革“有太多太多的无法理解”。比如,当同一时期其他同学在做平面、立体与色彩构成的训练时,教改班的同学们则专注于“基于对自然物的观察发现,从中提取出抽象空间结构”。
现在的张懿文,渐渐意识到这种教学体系对自己和同学们的影响——在真正接触、认识这个纷繁世界之前,先唤醒自己的五感,关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的感知与记忆,再用理性与逻辑的方式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不是由老师告诉你,什么样的建筑是最好的建筑,怎样的建筑师是最棒的建筑师,这就是所谓‘做最好的自己,不是做别人’。”
而今,经过了养眼与感性建筑观培养、方法学习和理性思考、逻辑方式和思维重构等一系列训练后,张懿文觉得自己有底气去完成更专门化和更交叉的设计和研究,也让她更确定了什么是好的建筑和好的建筑师,就像她在文中写到的那样——“好建筑有两种:一种是令人感动的建筑,另一种是传承了文化的建筑。而好的建筑师则是‘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即将赴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张懿文,将用两个月左右时间继续讲述她与建筑的故事。谈及对自己的期望,她说“要像‘白玉兰’老师说的那样——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马长蕊 王俊 孙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