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蚌埠医学院:“传授给学生一把有温度的手术刀”
发布时间:2019-06-10 15:02 | 来源:光明日报


下午6点,本应是高校最热闹的时候。但记者在蚌埠医学院校园里行走,除了操场上还有锻炼的学生外,各个教室已经坐满了伏案读书的学生。靠近窗户,记者几乎听不到教室里的声音,所有的学生都在埋头读书。

“这是我们学校的常态。”走在空旷的校园里,蚌埠医学院党委书记高怀荃淡然地说:“如果早上来看,池塘边、教室里、大树下,全是读书的身影。”

是什么样的精神浸润出蚌埠医学院这所蛰居皖北的高校儒雅的书香?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校先后培养出四名院士?是什么动力让这所学校薪火相传,为皖北地区培养70%的临床一线骨干?

“医学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

在蚌埠医学院校史馆,一个斑驳的木头箱子格外引人注目。箱子的主人叫李涤生,这是他每次下乡帮农民体检诊疗时携带的箱子,里面不同的隔断摆放着不同的器械和药品。

李涤生生前是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名誉主任、主任检验师,1959年由上海第二医学院支援安徽到蚌埠医学院工作。那个箱子,就是他为了方便工作,自己“发明”制作的。

在蚌埠医学院,像李涤生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1958年,为加快安徽建设,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迁一半至蚌埠市,并抽调原安徽医学院部分优秀师资创建了蚌埠医学院。一件件实验器材、课桌椅凳被肩扛手提从上海运到蚌埠,一批批上海第二医学院支援和省内调配的知名专家、骨干教师、技术人员汇聚蚌医。白手起家的艰难困苦挡不住开拓创业的奋斗热情,至高无上的医学精神在蚌医的历史上镌刻下凝重厚实的印记。

“蚌埠医学院从一开始就带有开放的基因。”蚌埠医学院科研处处长王震寰说,上海二医的内迁,使创办伊始的蚌埠医学院具备了传统西医背景、制度、管理和文化,带来了医学院的“顶层设计”。上海的技术和蚌埠的地域特色叠加,“取得了1+1>2的效果。”

“医学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是人学。”在蚌埠医学院,这已经成了全体师生的共识,也成为教学的理念。

新生一踏进校门,首先要参观校史馆。在校史馆最醒目的位置,蚌埠医学院首任院长谢炘的遗言让每个学生动容,“宁可让学生在我身上划错千刀,也不能让学生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谢炘不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去世后还将遗体捐献给学校。而他留下的这句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蚌医人。

“生命的礼赞”

在蚌医,临床医学学生的第一节课,是在“厚生堂”上的。学生们捧着鲜花,神情肃穆地献给把遗体捐献出来的“大体老师”。这极具仪式感的第一课,带给学生的是对生命的敬重。

“让学生首先认识生命,才能对职业充满神圣感,才能关爱和敬重生命。”王震寰把这节课称作“生命教育”。在他看来,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生,医生面对的是病人,只有把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的观念渗透在教学中,“才能让知识和冰冷的手术刀带上温度”。

2014年,负责遗体器官捐献接收站的邵正仁老师退休了。60岁生日那天,他为自己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将早已填好的遗体捐献志愿书交到了他的继任者陈传好手中。“接收站成立之初,一年不过一二十名志愿者。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志愿者不断增加,如今志愿者共有483人。我是479号,希望用实际行动继续传承学院精神!”邵正仁说。

师资是办好大学的第一要素,教师的素养是培养出什么人的关键。正是在这样充满“生命礼赞”的教育中, 蚌埠医学院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陈孝平、王福生等当代医学领军人物。走出了以第一个上报手足口病疫情、“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刘晓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扎根基层的临床业务骨干。走出了6万余名各类医学人才,开枝散叶,服务奉献于国家医药卫生事业……

近年来,蚌埠医学院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临床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遴选建立临床学院。学生从第三学年下半学期起进入临床学院,在学习临床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临床实践,改变传统医学教育“三段式”模式下相互割裂的理论课教学、临床见习和实习,实现临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临床课堂教学与临床实习教学的有效衔接和融合。

志愿者服务是蚌医第二课堂的主要内容。曾经当过志愿者的学生张涛说,“当志愿者最大的收获是,奉献已经成了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毕业时,张涛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复试,遇到一位病人突发心脏病,张涛没有犹豫,凭着精湛的医术把病人抢救过来。然后,默默地走进考场。事后,医院调出监控才找到他。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刘永平是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第三批援助南苏丹医疗队的成员。她清楚地记得,“我在蚌医上学时,老师都是手把手地指导,解剖室的门整天都是敞开的,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去学习,任何时候都可以向老师请教。”在南苏丹的日子,最难熬的是酷热的天气和缺医少药,“第一个月严重失眠,有的人一个月瘦了20多公斤。孤单时,一个人在房间里转,只有不停地拖地才能遏制住想家的念头。”就是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仍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最高兴的是,当地政府给我们颁发了奖状,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马强说,‘大使馆的门永远对蚌医的刘大夫敞开’。”

从国外回来,刘永平最喜欢的就是在蚌医校园里散步,“我喜欢看学生们读书的样子,似乎能看到当年自己的影子。”12月是考试月,也是淮河边上的蚌埠最冷的时节,“我经常看到学生在路灯下看书,一问才知道,教室里的暖气太足,容易犯困,这些孩子为了清醒就到室外的寒风中看书。”

“别的学校学生上课的标配是书包加水瓶,我们的学生多了一样,马扎。”蚌埠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吴俊英说,周末,学校草坪上都是看书的学生,椅子不够用,学生就随身携带马扎,“一坐就是半天。”

蚌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方式,拓展师生交互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015年毕业后,徐晶选择留在蚌埠医学院附院工作,“也有上海和浙江的医院要我,但喜欢蚌医的氛围。在这里,‘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是我们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的气息。我很享受这样的拼搏。”

多年来,蚌埠医学院坚持“以医为本、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以质为本”的办学理念,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5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毕业生大部分在安徽省内就业,“在长三角地区,我们的毕业生尤其抢手。”高怀荃掰着指头,向记者如数家珍地诉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

(本报记者 常河)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北理工张忠廉:做学生的“勤务员” 北京朝阳区“名师工程”展示张艳婷… 张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治理现… 从制造业“挑大梁”到服务业谋发展… 樊锦诗:心之归处是敦煌 坚持特色发展之路 推进高水平大学… 因传统文化“走红”的工科教授 “我们给这个年轻人打满分” ——…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