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挑战杯”打造大学生“双创”孵化器
发布时间:2019-11-08 09:5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为互联网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验证码的功能是人机识别,但是应用起来很麻烦。能不能在简化上做点文章?”2011年,刚接手哈尔滨工程大学千元软件工作室的宋超,便把目光瞄准了验证码开发项目。

  “方便、一键式操作、好玩”成为宋超团队的研发方向。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上,宋超带来了团队研发的新一代互联网验证码——“点触”验证码,并荣获一等奖。

  “点触”验证码将传统输入形式变为兼容点击、拖动、游戏的验证方式,向用户提供安全、简易、有趣的验证码体验。在宋超看来,“科技创新并不是盲目创新,要紧扣产业发展,瞄准社会需求。”

  如今已是“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之一的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曾带着自己的“人机语音交互技术”,站上第五届“挑战杯”领奖台。而他的参赛经历,也成为他从学校走向创业市场的动力。

  “‘挑战杯’激发了我的创业热情和信心。”刘庆峰说,“让机器像人一样‘能听会说’的智能语音技术不仅拥有广阔的产业前景,而且在通信安全和民族文化传播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时,中文语音技术和市场几乎全部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微软、IBM等众多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立语音研究基地,国内语音专业优秀毕业生外流现象严重。“中文语音技术应当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中文语音产业应当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刘庆峰说。

  2008年,科大讯飞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语音技术领域唯一的上市公司。

  张磊是第十届“挑战杯”的参赛者,他的项目瞄准了国家发展中另一个“痛点”——矿难。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发生矿难后,由于不能对矿工进行准确定位,常常贻误了营救时间。为什么不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减少矿难做点事情?”这个想法让张磊和他的团队设计研究了一种“安全矿帽”,矿帽可以实时监控到矿工所处的位置,还能监控矿井环境的安全程度,一旦矿井环境不安全,矿帽就会向矿工发出警报。

  与张磊一样关注矿工安全项目的,还有来自第十届“挑战杯”赛场的山西大学选手张雷,他带来了“新型矿用红外灯瓦斯传感器”。“山西的煤矿多,矿难也多,这个项目结合了山西的情况,希望能够为当地的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张雷说,“科研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在为企业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同时,“挑战杯”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带来了社会关注、企业资源和政策支持。很多优秀项目通过“挑战杯”,实现了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和市场转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人才效应、经济效应。

  “‘挑战杯’遍地是金子”,是很多企业在“挑战杯”赛场上最大的感受。

  宋超的“点触”验证码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包括创新工场、传媒梦工场在内的天使投资的投资意向,浙江在线、金山快盘、机锋网等国内网站和论坛都纷纷与宋超团队联系使用“点触”验证码系统。

  第十届“挑战杯”赛场上的“太阳能与锂电池组成的移动电源系统”项目,现场便与郑州一家电池生产企业签订了一份1200万元的合作开发协议。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徐俊所参与的“无游梁长冲程抽油机控制系统”同样被一家公司看中,签订了两年内在我国北方一处油田推广1000台产品的协议。

  30年来,关注“挑战杯”的企业从“乡镇企业”发展到“高科技企业”,参赛作品的成果转化从“多项科技成果被开发利用”到“数十项作品与企业签约”,签约总金额也从最初的几万元、数十万元到如今的上亿元。

  在江西广恩和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希看来,“挑战杯”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高校科研“闭门造车”的问题。“‘挑战杯’逐渐成为学校与市场之间的纽带,竞赛已经不仅是一个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还是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孵化器。”

  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挑战杯”自举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立足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掘问题、深入思考,促使学生了解产业发展核心需求,拓展国际化、跨学科、全方位的视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科技人才。

  作为连接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纽带,“挑战杯”在推动各高校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也促进了优秀创业项目与风险投资的有效对接,顺应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趋势,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累进创新的能力。

  回首30年,“挑战杯”竞赛既是提高青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也是融汇青年科技思想、增强整体国民创新创造活力的载体,更是青年学生增强自身科技创新文化自信的舞台,为凝聚青年人心、开发青年脑力、培育青年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金卓 通讯员 陈子良)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渤海大学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语言大学师生党员骨干赴兰考开… 英国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1.7亿英镑… 武汉交通职院引导毕业生设计小作品… 北京丰台职教中心:“菜单式”培训… 威海环翠 打造校园共享阅读空间 江苏淮安 全国首所红军高级中学成… 用好督导杠杆撬动义务教育更大活力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