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专业写作的“自留地”
发布时间:2019-09-25 11:36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我身边的一些青年教师,不少人政治荣誉、专业奖项不少,公开课也讲得好,但每到职称晋级或评选骨干、名师的时候,却苦于拿不出一两篇像样的文章。年轻教师普遍反映,撰写教育专业论文是一件头疼的事,而发表论文则难似登天。
我也曾一度怀疑当下青年教师不喜爱或不擅长写作,但是在浏览一些青年教师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博客的时候,发现他们写的一些原创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构思独特奇妙,立意深刻新颖。
在一次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中,我曾把一篇博文读给他们听,让他们猜作者是谁。众人面面相觑,很多人认为是我本人的作品,或是某位名师甚至大家的文稿。当我揭晓结果时,所有人都惊讶了,他们没想到这样一篇情感细腻、文笔流畅、思考深刻的文章,居然出自本校一位普通的数学教师之手。在每年的教研论文评选中,他从不参与,也没有任何文章见诸报纸杂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青年教师在网上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经常在里面“涂鸦”点儿什么。他们把工作中的苦乐、社交中的心得、学习中的感悟倾吐宣泄出来,再配之以图片、音乐,读起来文采飞扬、情趣盎然。这些看似零碎随意的杂谈或随笔,往往有着很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在很多青年教师看来,教学论文是非常严谨规范的,要有聚焦的主题,有鲜明的论点,有翔实的论证。他们觉得教学论文枯燥乏味、深奥艰涩,不敢也不愿意去尝试。
其实,写教育专业文章没有那么复杂和高深,也未必一定要写高大上的教学论文。青年教师在业余时间“捣腾”一些修身养性、休闲消遣的文字的同时,把其中一些关乎教育的东西,加入一些典型案例,融入一些思想理念,就能成为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教育叙事或教学随笔,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也可以拿去参赛,最终成为自己的教研成果,并不见得比那种纯理论性的教学论文缺乏价值。
青年教师应该从个人的网络空间中,开辟出一块专业写作的“自留地”,可以把平时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段、参加优质课竞赛打磨的经历、班级管理的经验教训、课题实验中的疑惑与探索等加以梳理、总结和提炼,都可以成为接地气的教研成果。长期坚持这样做,即使抛开发表、获奖的功利目的,对自我专业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青年教师在经营好课堂教学这块“责任田”的同时,应种好专业写作的“自留地”,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辛勤耕耘,播种施肥,必然会有丰厚的回报。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大名都小学教师、语文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25日第9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