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纾解亲情陪伴矛盾需社会多方“破解”
发布时间:2019-09-17 09:30 | 来源:中国妇女报


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事业与家人难以兼得。国内某社交平台日前发布《2019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年轻人一年365天中,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于10天。其中,都市年轻人一年在家乡陪伴父母3天以内的比例为6.5%,陪父母3~10天占比最高,比重为53.1%。

  不可否认,年轻人追求梦想,在大城市生活和打拼非常艰难。调查报告显示,72.1%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需要将每月四分之一以上的薪水,用于交房租或房贷。再加上生活费、人情往来等其他费用,他们每月已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在如此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或许是如何生存的问题,而对父母的亲情陪伴,则放在了次要位置。要么,他们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回家陪伴父母;要么,考虑到路途遥远和费用等问题,仅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陪伴父母几天。以上种种因素,有近六成年轻人一年陪伴父母少于10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然,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也不要过多地苛责这部分年轻人。作为父母等长辈应予以充分理解,尊重孩子们的选择,逼迫他们回乡不是最好选择。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感,应该得到子女的理解和尊重。为了化解亲情陪伴的矛盾,年轻人在工作打拼的同时,不能忘了常回家看看。父母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经常和在外的子女保持联系,以排解孤独和思念。

  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日益增加,如何纾解亲情陪伴矛盾,还需要社会多方“破解”。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为年轻人回家陪伴父母,创造一些便利条件,比如落实带薪陪护假、探亲假等,让他们回家看望和陪伴父母,没有经济负担和压力,而成为一种愉快的放松和休闲方式,相信年轻人也会乐于此行。同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一套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或优惠,鼓励多方大力建设公益性质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并推行社区邻里之间相互照顾的“互助化”养老模式,当每一位老人在养老机构或社区,都有另一种陪伴替代亲情陪伴,他们才不会感到孤独,才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丁家发)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渤海大学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语言大学师生党员骨干赴兰考开… 英国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1.7亿英镑… 武汉交通职院引导毕业生设计小作品… 北京丰台职教中心:“菜单式”培训… 威海环翠 打造校园共享阅读空间 江苏淮安 全国首所红军高级中学成… 用好督导杠杆撬动义务教育更大活力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