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了“七彩假期”的邹乐乐(化名)依然怀念着那个课堂。
在武汉理工大学的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们带来的课堂上,他可以做他喜欢的太阳能小车,可以拼中国地图,可以剪纸折纸,可以读故事书……这样的快乐时光让他流连忘返。
邹乐乐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小学的五年级学生,是一名留守儿童。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全国各地数万名像他这样的留守儿童都度过了一个“七彩假期”。
今年6月,团中央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等部委,第四年共同部署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以志愿服务队的方式,在暑假期间面向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等内容,开展10天以上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
在火热的七八月里,全国数千支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奔赴有需要的基层地区,陪伴、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点亮他们的“七彩假期”。
这件事,共青团已经做了近10年。
2010年,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每年都对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子女和在农村的留守子女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七彩假期”就是其中重要的品牌项目。
“关爱行动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品牌,成为助力基层团组织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大高校团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七彩假期’‘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是新时代实施关爱行动的重点工作和基础所在。”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刘剑波说。
解留守家庭所需的民心工程
如果没有“七彩假期”,邹乐乐的暑期生活也许会这样过: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做作业,然后时不时思念在远方打工的父母……
这是很多留守孩子的状态。
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张金强这个暑假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需要,它们藏在孩子们的表情中,藏在他们对于“七彩假期”活动的喜爱中。
“有的孩子明明喜欢一个东西,却不敢主动上前尝试。有的孩子始终低着头,不爱跟我们说话。”在张金强的印象中,他们和有父母陪伴的城市孩子完全不一样。
在一个关于感恩孝亲的活动上,志愿者让孩子们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一封信,没想到不少孩子的反应是回避。“长期的陪伴缺位已经让他们不习惯表达爱和感情了。”张金强说。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群体。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专门指出,几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面对着很多难题,迫切需要帮助,团组织有责任去关心、关爱、帮助他们。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全社会要一起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在这场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共青团应该找到什么样的位置?
“我们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比如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党政资源、企业资源,共同去做一些实事,守护、服务好这个群体,这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职责。”关于这一点,团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委书记汤冰霄深有感触,“翠屏区各乡镇团委书记都带着极大的热情去实施 ‘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因为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多志愿者队伍去对接每一个乡镇,没有申请到的乡镇都觉得遗憾。”
聚焦留守儿童的校外陪护
8月,陈云飞带着一个志愿服务组织在四川中江县龙台镇为36个孩子带来了快乐的假期,他们陪了孩子一个月。
在团中央刚刚发出“七彩假期”通知的时候,陈云飞就开始组织志愿者做好筹备工作,并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申领了“七彩假期”活动包。
领到活动包的那一刻,他还有些意外。“里面东西太多了,孩子们的假期可以过得很丰富。”他说。
这些活动包是为关爱行动特别打造的,仅7天的时间,1500个活动包就被“一抢而空”。为使志愿服务团队更好地与孩子们互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邀请专家特别设计了包括爱党爱国、感恩孝亲、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安全自护等内容的示范活动资源包,请专家、老师录了授课视频,并配有大量的活动用品。
这种专业化的活动设计让志愿者的陪伴更有质量。
如今,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物质帮扶已经不是重点,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陪护、守护和监护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七彩假期”的框架中,精神关爱是主体。这种关爱包括了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思想引领、心理辅导、自护教育、素质拓展等内容。
这样的关爱不仅仅是在暑假。除了“七彩假期”项目,“七彩四点半”等非假期校外陪护项目也在持续深化。
如何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做好陪护和守护?对于共青团来说,也是一个大课题。
“在基层,有大量的青年之家、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我们完全可以协调利用这些阵地,联合蓬勃发展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工机构,为‘关爱行动’的常态化提供保障。”湖北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中心负责人张雁表示,在当地,这些平台都成为“关爱行动”的主阵地。
一些地方的基层团组织积极实施了“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协调各类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课后陪护。四川等一些地方则探索出“童伴计划”,在村里或街道聘请童伴妈妈,对留守儿童进行日常关爱。
在专为留守儿童开设的“童伴之家”里,孩子们开展过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有时候是检察院未检部门带来的自护教育讲座,有时候是消防系统带来的消防演练,有时候是城里老师带来的一节绘画课。
形成社会各方的工作合力
“七彩假期”调动了各方资源。
当地党政、基层团组织、高校团组织、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各路的爱心人士……这些资源让“七彩假期”成为一个凝聚社会合力的重要品牌。
在武汉,团组织刚开始只在部分街道示范实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没想到随着活动的开展,“七彩假期”的名声传了出去,想要报名的家长“闻风而至”,甚至有的家长因为没报上名而打了市长热线。这种社会效应带来的是其他街道的“效仿”,带来的是党政的大力支持。
打造品牌意味着有更为合理的长效机制。可持续、专业化,这是其中重要的关键词。
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有需要的乡镇、街道、农村小学长期结对,建立稳固的志愿服务机制,这是共青团努力推动的方向。
“如果能形成长期结对关系,就能实现项目的良性自转。一到暑假,即使不发通知,基层团组织、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自己也会动起来。实施好这个项目,最核心的工作是推动长期结对,最重要的理念是要有久久为功的坚守。”刘剑波说。
长期结对后,志愿者会更了解当地的需求,会更熟悉服务的对象,也会与当地团组织和党政协调得更顺畅,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专业化也是“关爱行动”长期发展的关键,留守儿童需求的变化呼唤更多专业力量的加入,也推动着项目实施的专业化发展。今年专门制作的“七彩假期”活动包是服务内容专业化的探索,更多的专业化还体现在志愿服务力量的专业化,比如可以对接包括心理疏导、自护教育、素质拓展在内的各种专业团队,助力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更加专业的陪伴。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已成立“关爱行动”志愿服务总队,愿意参与实施“七彩假期”或“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服务团队或社工机构,可以申请成为“关爱行动”志愿服务直属队,在“关爱行动”的品牌旗帜下,共同做好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工作。
在近几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少基层团组织、高校团组织将“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与“青年之家”建设、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形成工作合力,取得了“1+1大于2”的工作效果。(记者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