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经验篇
近百个智能机器人摆成“中国”矩阵,它们与南方科技大学师生一起挥舞着五星红旗,在这场家国情满满、科技范十足的青春快闪里,放弃美国终身教职的邓巍巍等多位海归教授,与学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作为一所承担着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双重使命的新时代大学,南科大把回答好“钱学森之问”作为立校办学的重要使命之一。该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工共挑思政担,科研与育人水乳交融,打造大学工、大思政、大协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范例,聚力锻造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
全校教职工共画育人“同心圆”
“对于充满事业心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回国工作、为国效力是最好的选择。”今年2月,南科大“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特色思政课正式开讲,首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科大校长陈十一担纲。他以自己放弃国外知名大学讲席教授回国发展等经历,勉励师生们要培养家国情怀,以兴学强国。
南科大95%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正是建设国家的使命召唤,他们义无反顾回国效力。而家国情怀正是南科大人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底色,如何利用学校这一独特优势,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旗帜,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南科大建章立制,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为基础,引导每位教师都成为学生的人生领航员。
李强(化名)入学后找不到人生目标,专业发展方向迷茫,成绩不佳。在导师许宗祥指导下,他奋发图强,最终申请到了香港科大博士全额奖学金。
“专业教师尤其是教授学高为范,他们的经历与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更为接近。让专业教师发挥立心铸魂作用,更能让学生信服。”南科大党委书记郭雨蓉介绍说,该校所有教研序列教授都担起书院导师职责。他们不但为学生学业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传道解惑,更担负起立心铸魂的重任。
为激励督促广大教师踊跃挑起思政担,南科大赋予育人部门更大的资源调配权、奖惩评定权。南科大还大力改革思政课,为全体教职工打造立德树人的广阔天地。其中“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系列课程以讲座形式开设,聚焦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热点问题。课程一公布就成为选课“爆款”。
科研、育人“并蒂花开”
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并推动科技应用,培养未来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南科大创校的重要愿景、初心。陈十一介绍说,该校把科研等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积极探索构建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强团队、指方向等方面下功夫。
南科大推动科研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该校大一学生就有机会进入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高水平实验室,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他们在参与式、互动式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拓创新等多方面能力。
“我们让科研和育人互促共进、协同发展,跳好‘双人舞’。”南科大党委副书记李凤亮介绍说,该校建立健全科研育人的制度体系,积极搭建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的高层次实践科研平台,还探索建立了创客车间+攀登计划的科技创新实践育人项目。
而1∶10的师生比,让南科大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引导每个学生找到科学探究的原动力,发挥好科研队伍德育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
南科大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学生孙植锐原来看论文时囫囵吞枣,写论文时不注重细节。导师蹇林旎授之以渔地教他方法,让他自己去发现、改正问题。蹇林旎还通过言传身教,让他明白做科研时要甘坐冷板凳,而不是赶时髦、追求短期效应。
南科大一大批学子在科研+实践的育人体系中受益,成长为有责任担当、科学精神、研究能力的新秀。仅2018年,该校本科生就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36篇高水平论文,夺得国际基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金奖等学科竞赛大奖。
“大协同”让育人资源拧成一股绳
院长午餐会、书院人文茶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南科大树礼书院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得到精神的指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让树礼书院导师真正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指路人。
“我们直面只抓两头而忽略中间大多数学生的育人痛点,组织、构建惠及全体学生的育人活动、平台。”南科大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树礼书院原院长陈跃红对书院的育人初心很明确,争取让所有学生个性发展、多维成长,完成人格的养成、品位的塑造、审美的培养等。
做实院系管理、做强学工中心、做精书院管理成为具有南科大特色的思政工作格局。
“关键在于整合学校各项育人元素,打好协同育人攻坚战。”郭雨蓉介绍说,南科大从“大学工”着手,着力发挥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懂育人、能育人、会育人的部门分工协作、各展所长。该校还开发大数据平台,各部门信息等资源互联共通,形成院系、学工、书院环环相扣的“三全育人”格局。
近年来,南科大与时俱进地打造思政教育升级版,在助力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新长征”路上,思政大协同的育人效果也初步显现。据统计,南科大2018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前往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就业人数占比59.70%。其他毕业生通过参军入伍、支教,为祖国奉献青春。(刘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