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资江河畔的湖南省桃江县修山镇,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然而,正如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这里面临着人才不足、发展乏力的困境。
最近,湖南工商大学毕业生钟超群,放弃深圳百万年薪,回到家乡创办面业品牌“羞美人”的事迹,引起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热议和好评。回乡不到两年,钟超群就让自家面厂年销量由不到90吨提高到400吨,产值达到500万元。
“超群是从一线城市飞回来的金凤凰,修山需要这样的人才。”修山镇党委书记陈愈说。
危机:乡村传统产业急需人才救场
修山面制作历史久远,采用羞山泉水和制而成,由于水质纯美,工艺讲究,所生产的面条筋道又口感柔软,色香味俱佳,是该镇为数不多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修山谋求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钟超群出生于制面世家,她的父亲钟石明是修山面第九代传人,二哥钟小兵子承父业,目前已传至第十代。对钟家人来说,修山面不仅是家庭生活来源,更是一种家族精神传承和情感寄托。
市场如潮,钟家人发现,自己精心制作的面条,不但不能冲出益阳,甚至连桃江本县的市场,也被外地大厂的面条蚕食占领。
这时,钟家在深圳做律师的幺女钟超群开始为振兴传统产业“输血”。“首先是给钱,前前后后给了50万,钱用掉了,效益却没有。”钟超群逐渐认识到,振兴传统产业,比资金更缺乏的是人才。
召唤钟超群回乡的,不只是一家一厂的兴衰,更是整个修山面这一传统产业的振兴发展。据相关资料,2006年,修山面厂家有不下60家,由于规模小,质量良莠不齐,抗风险能力差,到2016年,修山镇仅存11家面厂,年产200吨以上的只有一家。
产业的凋零,让农村更加荒凉。“虽说务工赚钱,但小孩读书要花钱,城里买房要花房,钱都留在城里,农村啥都没落下。”谈起为什么把女儿召回来,70岁的钟石明认为,乡村培养的人才,有责任为乡村作贡献。
转机:以深圳经验对接乡土情怀
人回来了,局面怎么打开?摆在钟超群面前的,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早在2000年,修山镇党委政府就专门抽调人员,成立了一个镇办面厂,试图以示范厂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但因为资金缺乏、销路不畅,发展步伐很慢。
“做企业,只有情怀不够,还得有竞争力。”钟超群大学期间学的是法律,毕业后在深圳就职于律师事务所,主要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为100余家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合规管理、项目谈判等方面提供过法律咨询与服务。10余年的律师生涯,将她训练得思维缜密、逻辑性强,也让她对企业发展有着务实而清醒的认识。
首先是理清思路。修山面的优势在哪儿?短板在哪儿?小作坊式生产如何改进?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面业市场开创品牌、打开销路?2016年,钟超群在深圳与桃江两地之间奔波,不断权衡回乡创业的风险与出路。
2017年9月,她将深圳的房子办了抵押,带着200万元贷款及所有存款,毅然回到了家乡。接手于2015年设立的湖南省桃江世莲食品有限公司,投入400多万元,盖了占地4亩左右的现代化厂房,是湖南省内首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的阳光晒面工厂。
钟超群重视改善制面工艺流程,目前工厂有9项制面工艺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品牌塑造上,她从深圳引进一位运营经理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与营销,重新打造了一个全新品牌“羞美人”,并将用了30年的“钟世民”商标重新注册。
两年时间不到,钟超群就让自家面厂实现了新生。年销量由不到90吨提高到400吨,产值达到500万元,利润率由几乎为零,上升到15%。
展望:好政策让创业更有底气
来自广东的小陈是钟超群请来的运营经理,也是她的创业伙伴。“有好几次动摇,差点就回了深圳。但国家的好政策,给我吃了定心丸,我决定安下心,在这里干一番事业”。
钟超群说,2018年全国两会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展拳脚,这让她感到精神振奋。而桃江县作为国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将修山面纳入“百亿产业”发展规划,在地标申报、电商推广、用地需求等方面给予点对点的政策与资金帮扶,这让钟超群更有了克服困难、负重前行的动力。
从一开始,钟超群就认为,要把修山面品牌做起来,单靠一家小企业成不了大气候。在自己的厂子稍有起色后,她便把目光投向了修山镇整个面条行业。她积极与政府沟通,将修山面项目纳入政府发展乡村经济的计划中,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在她的建议下,2018年底,修山镇成立面业协会,11家企业加入,她被推选为该协会会长。为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她还建议将修山面这个百年品牌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修山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申请地标事宜由修山镇面业协会作为申请单位已正式启动。
钟超群告诉记者,她准备用5年时间把“羞美人”做成业内知名;再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修山面产业园,让修山面成为有传承、有品质的新型产业。(阳锡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