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南方日报:滴滴顺风车回归,还需优化完善
发布时间:2019-11-07 11:41 | 来源:南方日报


浙江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发生后,滴滴在全国范围内下线了顺风车业务。时隔一年多,乐清杀害女乘客的滴滴司机早已被执行死刑,滴滴顺风车也迎来了回归。

滴滴顺风车业务方便了乘客出行,因此,当滴滴取消顺风车业务之后,很多习惯搭乘顺风车出行的人感到很不方便,尤其是夜间出行。但滴滴顺风车业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滴滴司机的加入门槛太低,对私家车车主没有严格的识别与考核机制,以至于顺风车司机队伍良莠不齐。另外,“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还暴露了滴滴对乘客的反馈信息不够重视,存在管理疏漏。

经过一年多的“蛰伏”,滴滴顺风车此次回归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滴滴顺风车是否吸取了以往血的教训,在安全方面有所加强?

应该看到,滴滴有了不少改变。如在联合公安机关对注册车主进行综合背景审查之外,引入了失信人名单筛查,失信被执行人无法注册成为顺风车车主。滴滴还将原有的“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根据用户最近收到的评价、投诉等信息进行履约、友好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此次滴滴顺风车出台“女性乘客20时以后不能打车”等规定,也引发了舆论热议。滴滴添加这一限制,初衷是为了保障女性乘客的安全,但为什么是20时,不是21时、22时?如果女乘客在19时打车到较远的地方去,到达目的地要到凌晨了,虽然她打车符合规则要求,但同样也会暴露在滴滴意图防范的可能危险之中。

所以,就算滴滴这一规则有合理性,也不能简单“一刀切”,如果改成在20时后不能接女性乘客的远距离单子,或许更为合理。而且既然女性乘客可能面临危险,女司机也可能面临来自男性乘客的侵害,对此,是否也该出台夜间对女司机的相应限制措施?

此次滴滴顺风车回归,希望是系统优化升级之后的回归,弥补管理漏洞,才能避免重蹈“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的覆辙,才能让广大乘客在享受顺风车带来的便利同时,又能获得必要的安全保障。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需要舆论加强监督。时代在快速发展,形势会随时变化,相应规则也要随之调整,这样才能让顺风车等社会服务业务得到持续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服务社会。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南方日报:医美行业必须明确医疗性… 南方日报:警惕传销披上区块链马甲 法制日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综… 齐鲁晚报:文物建筑不得直接“亮化… 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大家手…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有益参考(新书…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撑警就是撑香港未来(望海楼)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