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南方日报:中小学生“减负”不能矫枉过正
发布时间:2019-11-07 11:40 | 来源:南方日报


11月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对近期舆论热议的减负话题作出答复,认为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合理的学业负担是必需的,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

如何给学生减负似乎是个无解的问题,“南京家长已疯”“浙江拟允许小学生晚9点后拒绝完成作业”“减负=制造学渣”……无一不挑动着家长已经脆弱的神经。在一片争议声中,一些家长依旧带孩子走进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诚如一些家长和业内人士所言,在人才选拔机制未变、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公私立学校监管区别对待等现实困境之下,试图仅凭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纸公文就能给广大中小学生“解绑、减负”,是不现实的。

教育部门推行“减负”初衷当然是好的,青少年要全面发展,课余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离开课本,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但很多地方在“减负”政策条款的拟定及推行方式上操之过急,故而欲速则不达。很显然,家长们之所以通过给孩子读报辅导班等方式对“减负”政策实施软抵抗,并非完全因为功利心太重而不理解教育部门的一片苦心。既想孩子课余作业负担少,又想学习成绩好,实在不太现实。所以,与其一味指责那些家长“疯了”,还不如说他们其实也是被“逼疯”的。

那么这问题就真的无解了吗?非也。“减负”本身没错,关键在于一个“度”。“减负”本来的意图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重复的家庭作业负担,而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地一减了之。孩子们若完全没有负担也就没有了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只会止步不前,反倒事与愿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是个“慢性病”,那么,治这个病就只能循序渐进“慢调理”而不宜“急火猛药”。短期来看,教育机构应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好好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在保证学业成绩和孩子们充足的自由空间这两者间寻找相对最佳平衡点,做到恰到好处而不是矫枉过正。长期来看,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管理部门和全社会各方面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在切实改变“一考定终身”、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上持续努力。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南方日报:医美行业必须明确医疗性… 南方日报:警惕传销披上区块链马甲 法制日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综… 齐鲁晚报:文物建筑不得直接“亮化… 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大家手…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有益参考(新书…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撑警就是撑香港未来(望海楼)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