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廖冰兄创作的漫画《自嘲》轰动全国及其掀起的漫画热潮,到前赴后继的漫画艺术追随者,再到中国动漫金龙奖落户广州,“动漫新时代”“广州动漫艺术40年成果展”“广州首届国际动漫展”等一系列大展的举行,广州在多年的发展中沉淀出自身的动漫传统和艺术生态。如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画种·动漫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这对于广东地区综合画种和动漫艺术生态的梳理、理论研究的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强省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美术馆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展览前期的大量筹备工作,我们也借此契机,在全国性的语境中,更深入地观察和思考综合画种和动漫艺术及其理论研究的面貌、生态和未来趋势。
以建立审美评判标准拉动动漫发展链条
相比近年来广东地区举办的综合画种以及动漫展览,本次全国美展参展作品在取向上更多地强调艺术性以及对文化的传承,这些作品往往结合传统美学与“当代表达”,构建起艺术、文化传统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例如,“敦煌”以及其他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成为了众多艺术家选择的主题,《敦煌·千年梦》《敦煌飞天VR》《风起鸣沙·敦煌曲》《梦回敦煌》《守护敦煌》等作品都再现了敦煌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之一脉的重要性及其文化魅力。
虽然广州有自身的艺术文化沉淀,当前的发展态势也非常可喜,但是由于综合画种以及动漫艺术本身的特性,其发展更多地伴随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失衡的情况下,常常容易导致艺术性的缺失。另一方面,当前动漫史和动漫理论,以及插画、年画、书籍装帧等综合性画种的研究仍然匮乏,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经典的中国漫画史或中国动画史,这也阻碍了社会对其艺术性的中正认知。因此通过展览的方式重新唤起大众对综合画种和漫画作品艺术性的认知,建立审美评判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而传承性则涉及到这些艺术类别自身的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的问题,当代的艺术创作需要依托传统文化的加持,而传统文化也可以借助艺术来激发自身的发展活力。可以说艺术性、传承性的展陈定位,对于广州动漫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综合画种和动漫艺术的状态梳理及其理论研究、重塑综合画种和动漫艺术的社会认知都具有积极意义。
以统一性、互动性、趣味性丰富观众视听体验
作为本次展览主办单位的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把艺术体验、文化传统、大众视角贯穿到展览的各个层面,是高瞻远瞩的。而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联为展览的组织和实施,以及文化艺术导向的切实落地、展览的整体呈现,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广东美术馆作为这次展览的承办单位,在展览的整体呈现方面进行了周全的设计和布局,通过统一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展陈方式,提升展览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由于作品媒材的多样性、表达的多元化、涉及技术的前沿性,我们在布展时,首先考虑的是展陈空间的视觉效果问题。在作品体量、媒介材料、装裱方式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耗费大量资源,对于大部分展品进行了统一的装裱处理,使其尽量贴合此次展览的整体视觉,有助于增进观众的观看体验。
其次,综合画种和动漫本身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艺术本身创作的出发点,就带有更多的观众视角,因此,我们想通过更多的科技手段强化作品本身的互动性和带入性。以1号厅史国娟的作品《生生不息》为例,我们把这个作品安排在展厅进门正对的位置,一方面是为了营造展厅的视觉中心,另一方面,这个作品是叙事性的水墨动画,大尺寸的显示屏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故事代入感。还有部分作品我们为之搭建了专门的展台,放置了多部ipad和配套的耳机来呈现,这与上述提及的大体量呈现形成了观看体验上的“落差”,大尺寸更容易给人震撼,而小尺幅更能让人玩味,多元的艺术体验方式才能更立体地呈现展览的丰富性。
考虑到观众群体以及动漫作品本身的特性,我们在展场设计上选择了更具有趣味性的呈现方式,例如采用了红和绿的对比色,增加视觉上的活力,营造更为轻松的氛围。一些作品还配有作者的语音导览,使得展场不仅有视觉、触觉的体验,还增加了听觉体验,能促使观众获得更丰富、更深层的审美体验。此外,我们还在展场设置了公教互动区,放置了相关漫画书籍,并设置了座位。实际上这在艺术体验之外,增加了更直接的现实感,为观众领略动漫艺术之美提供了新的途径。
以学术研究与硬件双向提升助力“人文广东”建设
对于广东美术馆来说,此次展览的举办对我们推进广东漫画史等相关学术研究,完善学术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同时升级硬件,提升服务水平同样具有启发意义。此前广东美术馆举办过“1949年的廖冰兄——历史转型期的廖冰兄漫画作品文献展”,廖冰兄是2017年举办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评选出的“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之一,在广东甚至中国漫画史上具有代表性意义。我们力图从经典个案出发,串联出当下展览呈现的艺术生态之历史线索,我们还需要完整的历史线索,才能让漫画史的发展得以明朗起来。同时因为新媒材、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广东美术馆也需要进一步升级现有的硬件,提升作品的呈现效果。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能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建的合力,在学术研究与美术馆硬件条件双向的提升中,营造更适合于审美教育、文化滋养的艺术空间和展陈活动,力求在新时代中把握机遇,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