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北青报:让更多资源向基础研究领域倾斜
发布时间:2019-09-05 11:4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李克强总理在9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上。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杰青”基金在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一个国家能否产生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否拿出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否拿到诸如诺贝尔奖这样的世界顶尖大奖,都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没有强大厚实的基础研究做保证,就不可能在科技上有根本性突破、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创新成果。

  中国能够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内,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世界经济奇迹,除了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运用世界上已经取得并公开的科研成果,大力吸引外资等之外,也与改革开放后重视科学研究、特别是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和知识分子工作在科研、技术、企业第一线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些具有很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第一线探索,在第一线努力,在第一线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才使得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能够在条件并不太好、基础很薄弱的情况下不断具有新的突破。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过去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以解决居民的生活和就业为落脚点,基础研究也重点围绕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发展水平而展开,取得的创新成果重点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发展水平方面,在高科技领域缺乏持续全面的创新。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长期不足,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流失严重,一些著名大学的科研人员很多都转向金融、证券、互联网等方面,很难再潜心于基础科学研究。

  不仅如此,在科研经费的安排和使用方面也都受功利主义影响,不向基础研究倾斜,而是大量转移到一些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方面。只要不在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体现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大学、研究机构也好,企业也罢,科研人员、包括大学生就很难把重点放在基础研究方面,就很难投身于基础研究领域,那么,基础研究水平就无法提升,科技水平也难以真正提高。

  基础研究好比大楼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基础打牢了,科技的大楼才会稳健,才能够越砌越高。不然,纵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也是不扎实的,缺乏稳固条件的。其中,能否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础研究领域,为基础研究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就成了非常关键的方面。我国的科研水平与过去相比,确实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原因就在于基础研究水平不高,地基夯得不实,科研缺乏广度和深度。

  李克强总理把基础研究看做是“卡脖子”问题,可谓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关方面在资金安排、基金设立和使用等方面,一定要多给基础研究开绿灯,真正把基础研究当作未来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中国创新、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有效提高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提高基础研究人员的待遇,引导更多的科研人才从事基础研究。这对中国经济转型十分重要,对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十分重要,对中国的未来十分重要。(谭浩俊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南方日报:医美行业必须明确医疗性… 南方日报:警惕传销披上区块链马甲 法制日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综… 齐鲁晚报:文物建筑不得直接“亮化… 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大家手…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有益参考(新书…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撑警就是撑香港未来(望海楼)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